湘潭在线5月14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涛)5月13日,湘潭市法院系统披露两起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增强识骗防骗意识,警惕各种养老诈骗行为。

2016年11月,彭某虚构可代缴费帮助领取国家对油菜、棉花、水利补贴的事实,诈骗李某油菜项目资金28800元、棉花项目资金43800元、水利资金35400元。2017年4月,彭某又虚构能帮助李某及其丈夫彭某、母亲周某办理提前领取养老金手续,以及每人多交2万元即可每月多领取500元的事实,诈骗李某28.1万元。上述诈骗资金被彭某全部挥霍。彭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另一起案子中,徐某以可在娄底市帮助办理养老保险为名,于2019年7月19日骗取郑某73000元,2020年7月17日骗取邹某71000元。后因邹某担心被骗要求退钱,徐某于2020年7月19日退还邹某21000元。上述被骗资金,除了退还部分,其余被徐某用于还债、购买门面及其他日常开支。法院以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

当天,法院还曝光了提供虚假养老服务、投资虚假养老项目、销售虚假养老产品、虚假宣称以房养老、虚假代办养老保险、开展虚假养老帮扶、“保健品”骗局、“投资理财”骗局、“低价旅游”骗局、“黄昏恋”骗局、冒充公检法骗局等11种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骗局。

近期,湘潭市法院系统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严打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犯罪行为。办案法官提醒,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防范意识,不相信高额回报,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贪图便宜,端正保健养生理念,警惕各种集资类讲座,及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避免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