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戏剧或小说,都喜欢设置至少一个反面人物,让他给主角增加困扰和阻碍,推动故事的进行。

但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三大著名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罗斯,创作的戏剧《安提戈涅》,明明全篇没有一个坏人,结果却是一出惨烈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独特的设置,两千多年来,《安提戈涅》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更激发了黑格尔等思想家的哲思。

《安提戈涅》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安提戈涅》,但大家应该都听过古希腊神话中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吧?安提戈涅就是俄狄浦斯和生母生下的四个孩子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

安提戈涅是老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安提戈涅》的冲突就是围绕安提戈涅这两个哥哥而产生的。

事情的起因是,安提戈涅的父亲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害了生父,并迎娶了生母伊俄卡斯忒,成为忒拜的王。

后来,当俄狄浦斯得知自己犯下的错误后,悔恨地戳瞎自己的双眼,然后放逐自我去流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流浪已经万分不易,何况还是一个不再年轻的盲人去流浪。俄狄浦斯曾一度反悔,祈求家人们让自己留下。

可是俄狄浦斯的两个儿子,却因为贪图俄狄浦斯的忒拜王位而拒绝了父亲,只有安提戈涅,甘愿舍弃优渥的生活,陪同父亲流浪,照顾父亲。

安提戈涅将父亲照顾得怎样呢?索福克罗斯在第二部《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中,借俄狄浦斯说过:“大船跟着小锚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常理,应该是船锚跟着船走。索福克罗斯的这句台词,其实是想说明安提戈涅尽心尽力地照顾父亲,得到父亲的认可和信赖。

在俄狄浦斯去世后,安提戈涅回到了忒拜。但在安提戈涅陪伴俄狄浦斯流浪的过程中,忒拜城也风云变幻。

事情的起因是,俄狄浦斯离开后,忒拜王位空缺,按理由他的两个儿子——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吕涅克斯接任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厄忒俄克勒斯本是兄长,波吕涅克斯是弟弟。但作者索福克罗斯为了强化冲突,将波吕涅克斯改为哥哥,厄忒俄克勒斯改为弟弟。

起初,兄弟俩友爱谦让,商量着两人轮流执掌忒拜一段时期。按理,应该是做哥哥的先掌权,但哥哥大度地让弟弟优先。

结果弟弟坐上王位后,享受了权力的快感,就不愿意按照之前约定,到期将王位交给哥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哥哥在愤怒之余,为了夺回王位,就联合其他城邦的人一起进攻忒拜,于是便有了第一次七雄攻忒拜的故事。不过第一次七雄攻忒拜以侵略者失败而告终。

可第一次七雄攻忒拜虽然失败了,却埋下了隐患。后来,这外邦七雄的后人为了给父辈报仇,酝酿了第二次七雄攻忒拜,终于导致忒拜的灭亡。但这是后话了。

在第一次七雄攻忒拜的交锋中,为保卫城邦而出战的弟弟,和为了夺回王位而联合外敌进犯的哥哥,在战场上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兄弟俩虽然流着同样的血,但彼此间毫不心软,反而双双痛下狠手,结果互相杀死了对方。

前面说了,这场战争以侵略者失败而告知。侵略者由于失败而仓皇逃走,无暇理会哥哥的尸体,于是兄弟俩的尸体都留在了忒拜,由忒拜继任的掌权者处置。

接任掌权的是兄弟俩的舅舅克瑞翁。在克瑞翁眼里,波吕涅克斯勾结外人进攻城邦,无异于叛徒行径。所以克瑞翁对波吕涅克斯非常愤恨,下令不许安葬他的尸体,违者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古希腊的风俗文化里,将人死后入土为安视为“天条”。波吕涅克斯死后却得不到安葬,无疑违反了天条。

作为兄弟俩的亲妹妹,安提戈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决定不顾禁令,想办法地安葬哥哥波吕涅克斯的尸体。

可公然违反禁令去埋葬叛徒的尸体,谈何容易?为此,安提戈涅求助了自己的亲妹妹,俄狄浦斯最小的女儿伊斯墨涅,却遭到拒绝。但安提戈涅依然一意孤行,结果不幸被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提戈涅除了是克瑞翁的外甥女,也是克瑞翁独生子海蒙的恋人。尽管如此,克瑞翁并没有对安提戈涅手软,而是下令囚禁安提戈涅,届时处死。

直到克瑞翁被一个占卜者谴责后,他才幡然醒悟,决定释放安提戈涅。但安提戈涅已自杀身亡,克瑞翁的独子海蒙也为此殉情自杀。

可以说,《安提戈涅》全员没有一个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掌权者克瑞翁的行为看似残酷,却是出于对城邦的热爱。

当时古希腊城邦之间就像我们春秋时的众多诸侯guo,不时互相征伐毁灭。克瑞翁对叛徒波吕涅克斯的惩罚可以以儆效尤,避免其他人再为个人私利而出卖城邦。

插一句,克瑞翁不仅是安提戈涅的舅舅,也是安提戈涅父亲俄狄浦斯的舅舅,年事已高。他失去独子海蒙,不仅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且可能此生都不再有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青春丧命的安提戈涅呢?她虽然是逆行者,但其行为却是源于对家人的爱。

仔细想想,当父亲俄狄浦斯因为昔日罪行而遭受放逐时,安提戈涅并没有怨怪父亲,反而为他舍弃养尊处优的生活,四处颠沛流离。

这说明安提戈涅十分重视亲情,在她眼里,可能将亲情看得像天还大。这样的善良重情的女子,是难以忍受亲人死后不得安宁,违背天条惨遭暴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百年来,安提戈涅的悲剧引发不少思考和讨论。安提戈涅也被视为一种符号,代表着gong民依据自然fa原则,依据天理和良心,对抗恶fa。

但也有后世文人有其他观点,对安提戈涅的故事进行重新书写和改编。

我是元气女文青月小牙,做娱评中的泥石流。原创不易,侵权必究。你怎么看安提戈涅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