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王奶奶是四川人,即使上了岁数,也喜欢围着炉子打火锅。

“我最喜欢放点盐香油味精,再点辣椒和酱油,烫好的肉在碗里转一圈,那叫一个香!王奶奶说,她每天都会做很多好吃的饭菜给孙子吃,让他从小有一份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年60岁的王奶奶是山东省平度市高丽村人。说起好吃的,王奶奶总是一副兴奋的表情

前不久,王奶奶却因突发脑梗进了医院,自己这么年没怎么进医院,怎么好好的得了脑梗呢?

医生解释:“这王奶奶平日的饮食习惯不大,长期如此的高盐高油,会加心血管负担,引起脑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两倍。其中缺血性卒中占70%,约有1000万人死于此;而出血性脑卒中仅占10%左右。我国每年大约新增60多万人发生脑血管病。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脑血管疾病负担国家。近二十年监测结果显示脑中风年死亡人数超过200万年增长速率达8.7%。 中国每年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6倍,其中又以出血性脑卒中为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脑梗是当前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居首位的疾病,似离我们很远,个个真实数据告诉我们每天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你离脑梗还有多远? 教你两种自测方法

脑梗塞初期并不致命,它只是很小的血栓梗塞,就像癌症一样,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时干预,严重情况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你们知道吗?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身边有人突然出现了脑梗塞症状,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他怎么突然就死了呢?这不是危言耸听吧!脑梗塞是什么样子? 自己是否存在急性脑梗的风险,其实可以通过画圈圈来检测。

画圈法

取白纸一张,在其上画螺旋线,间距为5mm,螺旋线画成4圈后,再取色别的笔,在间距为5mm的中间加一条线段,需要10秒钟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增加的2条及2条以上与螺旋线重合,则可能发生隐性脑梗死。

对于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心律失常等高危症的患者,如何判断脑梗发生前是否有明显征兆,可以通过3个简单的测试来判断;

语言测试:请观察者重述一个短语:听听他说了什么话,是清晰的还是不会说的;

微笑测试:请被试“露齿”,看其面部表情是否自然;

举手测试法:让观察者闭眼,两臂举高做平举10秒,观察其侧臂不能保持平行。

如果三项检查中任何一项合格,毫不犹豫地送入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脑梗多被吃光,厨房4种调料成了“帮凶”;

全世界每年新发脑梗的患者中,40%是中国人,且数量有增无减。 而我国是全球脑梗塞发病最多、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平均每3个人就会发生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全国约有500万脑卒中病人,其中一半以上为老年人群。 专家表示,脑梗在中国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很可能与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有关。

1.糖的摄取量过大

不少人不以为然,以为只要每天吃不到30gj就可以了。 殊不知,在炎热的夏天里,我们每天喝的汽水、奶茶等饮料中,有将近一半是由一瓶330ml左右的可乐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含糖量高达25g以上的糖分。 那么,你真的知道吗?糖是怎么来的呢?糖是什么东西呢?它不是水,而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液体物质。糖分为单糖和多糖两大类。 糖分容易导致脂肪聚积,引起高脂血症,同时糖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这两种疾病都会增加脑梗塞的发生率。

2.所吃之食品併咸

国人重口味,尤其是近来风靡中华大地的四川火锅和螺蛳粉以“咸”“辣”为主。 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人每天可摄入12.5 g左右的盐分,相当于世卫组织建议的2倍。 食用盐过多过少都会造成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 食盐摄入过量,还会使体内钾含量降低,从而诱发高血压;而大量食用高盐食物,则可引发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适量食用盐非常重要。食盐摄入量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同时,盐也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这一升一降,极容易起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过油伤心,伤脑

很多人都知道油炸食物对身体不好,但具体有哪些危害却无从言说。 油炸食品真的会致癌吗?它到底有没有危害呢?“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油脂,其中可能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 2021年,一项发表在《心脏》上的研究明确指出:油炸食品的食用与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目前的资料尚无法确切地说明油炸食品究竟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很可能与优质食品中含有大量脂肪有关,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还会加入大量的盐,油脂在油炸过程中与温度发生氢化反应生成反式脂肪酸,人们在食用油炸食品的同时,还喜欢辅以可乐,啤酒等饮品。 油炸食品具有高胆固醇含量和热量高等特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最近发布报告指出,高能量食物摄入过多或烹调方式不当是引发心脏病及癌症的主要原因。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其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的风险,等等

4,味精加重了心血管的负担

厨房里,人们为了提鲜,喜欢在炒菜的同时放一点味精。 味精是由谷氨酸钠和谷氨酸组成的。 对了,你没看错,味精也能像盐那样把钠元素分解掉。 钠是人体内重要的离子之一,它与钙、镁等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酐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从而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功能。 烧菜时如果放盐,再加味精,只会导致钠摄入过量。 即味精摄入过量,也可引起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糖,盐,味精,油炸食品,这些都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经常接触到的食物与材料,虽然它们并不是直接导致“脑梗”的凶手,但引发的并发症的的确确是导致脑梗的几个元凶。

为您送上一份健康饮食,请您留意

日常生活中,竟然隐藏着许多能引发脑中风的"地雷",那我们该如何"避雷"呢? 1.少吃油腻食物。在众多危险因素之中,肥胖是导致大脑受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减肥也就成了预防脑中风的一个重要方面。2.控制体重。 专家们给出了一种饮食方案——

1.调味少盐,少辛辣

每日炒制时可在菜快出锅时加盐,既可保证口味,又可减少盐的用量。 如果有炒菜习惯的人群加味精,鸡精,酱油,放盐时,要适当减少分量。 爱吃辣的朋友也要重视起来,吃辣易对消化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如果胃不好,火气大的人,还是要逐步降低辣度,少吃辣。

2.使用的油种少且用量大

清淡饮食,应严格控制油量,每日烹调用油以25~30克为宜。 油种不存在哪种优于哪种,每种油种各有优势,推荐花生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最好经常换料食用。

3.控制糖的摄入量

推荐添加糖(包括白砂糖,冰糖,红糖等,也可添加蛋糕,面包,曲奇等甜品).每日摄入量以50克,25克为宜。

4.以吃肉“白”“瘦”为主

肥肉中脂肪含量较高,易对心脑血管健康产生影响,应以瘦肉为主料,选用肥少的猪肉。 羊肉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理想的食品原料之一。 白肉的脂肪含量比红肉少,可以用鸡鸭鱼肉代替牛羊猪红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发动引擎时需要汽油。脑同样如此,若要保证脑的正常运转,就要保证脑“油”充足,否则可能引发各种脑疾病,如:老年痴呆、失眠、抑郁等。老年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随年龄的逐渐增加而减弱,大脑细胞受损严重,神经细胞活力下降,更容易诱发老年痴呆、脑梗等脑疾病。枫烯鲨酸是人体无法产生自我产生的重要营养物质,它含有大量神经酸、亚麻酸、黄酮、维生素 E等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具有降三高、抗衰老、抗疲劳等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脑受损神经元进行自我修复,加速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速度,使大脑恢复年轻活力,因此对神经疾病有显著改善作用。对老年人易患老年痴呆症、脑梗死、脑瘫等老年疾病,多补充枫烯鲨酸,对身体健康大有助益,唤醒大脑年轻活力,儿女不必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