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共发行过五套人民币,在每一套中,都有一张纸币特别出众,它们数量稀少,收藏价值高,是众多藏友追捧的对象,更是该套币的收藏价值代表,它们就是我们常称之为的币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四套人民币中,从收藏价值及潜力而论,币王的宝座应该落于1980年版的50元券(8050)与100元券(80100)之间,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这两张券都是早期大面额品种,由于当时我国社会平均收人不高,流通领域对大面额钞票的需求量不大,所以这两张纸币的印刷量也相对较少,而且流通分散彻底,损耗比例很大。加上防伪措施不够全面,所以发行仅几年后,便决定停发这两种1980年版大面额纸币,着手更新改进防伪措施。随后发行了纸张内含金属防伪线、正面增加荧光油墨标识等新防伪措施的1990年版50元和100元纸币进行取而代之并大量投放流通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两品种券的发行量比较

8050发行于1987年4月,是四套中发行最早的券别之一。到1992年8月发行了1990版的50元券,在这5年多期间,8050总印刷量约为22亿张,共有24种冠字且含一补号。

80100发行于1988年5月到1992年8月升级改版,流通时间比8050更短,而纸币印刷量也更少,约14亿张,只有16种冠字同样含一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情况下,发行量决定存世量,如果单从发行量来比较,80100是要胜之8050一筹,币王之冠也应落在其身。然而有特殊情况使80100币王之梦落空,那就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

80年代末我国社会平均收人不高,消费能力不强,所以流通领域对于大面额钞票的需求量不大,50元券都属于大面额,更何况是100元券了,虽然它的发行量远少于50元券,但它的流通消耗却要更少,存世量反而多于50元券。

因此8050反成为了最珍贵的四版币。称之为币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市场里,虽然80100存世量要比8050要稍多,但是并不影响其价值,毕竟80100的发行量是四套币中最少的,量在价值在,并且作为配册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价值也渐凸现,成为第四套人民币中升值幅度最大的龙头品种之一,同时被收藏爱好者赋予为币后之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币王之王

第四套人民币使用了多种新型防伪油墨迹如磁性油墨,如早期8050主图上便使用了磁性油墨。在24个冠字中CP、CQ、CR、CS、CT、CU这6种冠字以及 CW 、JZ 的各一部分号码,即CW43700000以前的号,JZ089前的小号是使用磁性油墨印刷主图,冠字号码为天蓝色,称之为“天蓝冠8050”;其余冠字则使用普通油墨印刷主图,以深蓝色磁性油墨印刷冠字号码,称为“普通深蓝冠80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蓝冠”8050在总共的24种冠字中所占比例仅有四分之一。而且“天蓝冠”8050发行时间比“蓝黑冠”早,流通损耗更大,回收更彻底,其存世量比例更小。尤其是“天蓝冠”8050中的补号券JZ冠,印刷量估计仅占刷总量的0.3%左右,堪称币王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色鲜亮,犹如雨后的蓝天、湛蓝的大海,看上去非常舒服、非常漂亮。这种舒适感其实在同时期的1980年版1元便有体现,因为801也存在天蓝冠,妖娆的身姿,高贵的价值被称之为“蓝色妖姬”,其价值也非普通的801可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8050的CP是首发冠、JZ是补号冠,它们的收藏价值本身就要远高于其它。

8050及80100作为四套币中最有价值的代表,币王之冠落在谁身都是赢,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