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挪死,人挪活。在体制内要想进步,有一定的流动是好事,多岗位带来的好处不仅是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交流中孕育的机会。而恰恰这是你停留在原位无法预见的,抓住了可能会迎来新的突破,错过了也许会蹉跎很多年。所以于题主而言,我的建议是去,变总比不变好。

理由有几点:

第一,纪委是大机关,机会更多。县纪委平行于县委,机构规格高,领导职数多,书记是县委常委,副处级;副书记是正科级;常委可以设正科,也有副科;还有很多内设机构,比如党风廉政室、各案件审理室等,负责人都是副科级领导职务;另外还有派驻纪检组、巡察办等岗位。一个副科级干部调到县纪委,下一步提拔正科级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在乡镇,一个乡镇就那么两三个正科级岗位,作为党委委员,前面还排着副书记、常务副乡镇长,又有多少机会扶正?从提拔正科的概率来讲,去纪委更有奔头。

第二,去纪委有助于丰富履历、提高能力。一个干部要走得远、走得稳,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两者不可缺失。在乡镇直面百姓是粗线条的工作,侧重执行,强调干劲,要求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退缩,对于个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很多乡镇出生的干部特别果敢、干练的原因所在。但是光有干劲和冲劲,并不足以应对体制内的所有人和事。很多时候干工作还要有巧劲,要有谋篇布局的思维,要懂得站在政治高度审视问题,这就要求干部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组织上把一些干部集中到党校学习,或者从基层部门、一线岗位调任一些年轻干部充实到党委机关、核心部门工作,就是基于培养干部理论素养考虑。你现在有机会从乡镇调到纪委这样的常委部门任职,工作从块到条,从基层到机关,从外延到核心,无论对个人能力的塑造,还是对人脉资源的汲取,长远来看都是很好的锻炼。

更何况,纪委和组织部一样都是核心机关。这些单位虽然忙点累点,但都是人人尊重、敬畏的部门,有机会到这些单位工作几年,熟悉一些以前无法接触到的业务,接触一些以前接触到的人脉,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少走一些错路,对个人以后的发展进步绝对有利无害。体制内有一个共识,组织部和纪委不可多待,但不能不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说到底,你还年轻,才28岁,已经提了副科一年。到了纪委虽然不一定安排实职,可级别在那,你还有时间去拼一拼。纪委当前是各级党政部门提拔最快的一个单位,在这样的单位只要愿意付出,回报是迟早的事。

第四,既然你能被纪委看中,说明你有一定的能力,有领导欣赏你,否则那么多人为什么选你?既然有能力,也有领导助力,去了暂时没有实职又何妨,过渡一下而已,干出成绩了,应该很快就会得到重用,副科实职甚至正科实职是早晚的事,又有什么好纠结的?

第五,你自己也说了,你在乡镇已经干了六年,忙也忙够了,累也累烦了,从成长的角度来讲,是时候该换岗了,既然在乡镇短期内看不到提拔的希望,选择动一动去纪委历练历练,换个环境,换种心情,未必不是好事。

综上,个人建议去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