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来无事,从紫阳街踱步到遇仙·院子里。院子的主理人正在窗边泡紫阳茶,茶香从窗台溢出。遇仙·院子里,正妙在一壶紫阳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壹 · 张伯端与紫阳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阳茶,以道教南宗 “紫阳真人” 张伯端为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端是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熙宁八年(1075)著成内丹经典《悟真篇》。他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被尊为道教“南宗始祖”。元丰五年(1082),张伯端在百步溪水解羽化,世寿99岁。清雍正十一年(1733),朝廷敕封张伯端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并在临海其故居敕建紫阳道观,雍正亲撰道观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端先后二次在临海传授内丹之学。晚年在百步岭结庐隐修,后道教在临海兴盛起来,并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饮食起居产生深远影响

因而,紫阳道观中的紫阳茶,也成了城中一宝。百姓凡有身体不适者,便至观中参拜紫阳真人,再求一包以紫阳蒿特制的紫阳茶,归家煎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教认为,得法的修炼,可以成仙。而茶因为有着非凡的功用,很早就与神仙有了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端在《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二中写:“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愚痴枉把抛”。

其四传弟子白云蟾在《见鹤吟》中也写到:“纸上画仙挂古壁,朝朝暮暮被烟熏。泥塑锺离木雕木,不是元皇大道君。近来尘世无丹诀,哑口道人俱不说。武夷散人不辱仙,只图一日三碗雪。” 直言日饮茶三碗就可成仙。

在无数的道家茶诗里,不难感受到,两腋生风,飞升登仙的意境,可谓道家精神在茶道上最直接的显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贰 · 喝一壶紫阳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遇仙·院子里,随处可以遇见日月山川的中国诗意,道家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本身是市井之饮,又融合了历史、仪式、美学的文化内核。在此就有了新的感受。

往壶中投入紫阳茶,沸水瀹之,茶的香气充盈馥郁,细细品之,汤水含香,似吸饱山间雨露的味道,又有刚柔相济的秀雅之气。也许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品茶之味,不知下一位品茶之人,又能喝出怎样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与器互为关照,人与院互为增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坐在院里的芭蕉树下,偶见细碎阳光从叶中洒落竹椅中,突然就想起了宋人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顿觉妙趣横生

这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南宋女词人,曾随宋高宗“南渡”的队伍,来到临海,投奔在临海做勅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远,在这期间,她写下了《清平乐·梅花》和《渔家傲·记梦》,临海的山水在她身上注入了希望,也唤起了她乐观的激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子主人索性就把院中蕉叶矮椅画到了茶器之上,这是茶与器的美妙转化,也是吃茶的物外修行。当尘世酷热,便来到一片蕉叶里乘凉;当细雨绵延,便窗前倚靠闲看雨打芭蕉。

喝茶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川可茶,草木可茶。

这才是喝茶的意义。

那我们,就用一壶紫阳茶,感谢山川湖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dd:临海市广文路160-1号 悟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