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写下这个题目,浮现在我眼前的就是满满的八卦,过去是聚在一起的,现今还可以在网上的,诚然,我们不反对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只是有些言论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对于公众人物而言,他们的一言一行颇受大众关注,跟谁谈恋爱啦,谁又离婚啦,谁在哪次灾情中捐款多少啦等等。至于说这些和自己有多大关系,似乎被很多人给自动忽略了,大家或许只是需要一个话题罢了,也或许有时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正义感吧。

除了对公众人物,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也时有发生,左邻右舍谁家有个风吹草动,谁家有个是是非非都有可能被作为一个话题谈论好久,谁家儿子或姑娘多大了还没结婚,谁家婆媳关系不好,谁家过日子仔细,谁又有洁癖,如是种种,似乎都超出了有些人的认知,于是,你会听到义愤填膺的声音,表达惋惜的声音,认为该怎么做的声音,听着都挺善意的,但就是有某种违和感。

仔细想来,别人日子怎么过,和自己有关系么?正常情况下都不会有吧;人家怎么过需要外人指挥吗?似乎真的不需要吧,开口说别人前,先想想自己愿不愿意让人这么背后议论或当面被教导,大约很少有人愿意吧。

对于生活,本就应当是多样性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果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这世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有什么七彩可谈,大自然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因为地球的包容,空气和水之所以能滋养万物,也正源于它们的博爱,从而才有万物生存的可能。

那么,我们人作为被滋养的一份子,又有什么理由不允许不同之存在呢?诚然,我们要有是非观,要有道德伦理观,我们支持正义,反对邪恶,但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都无关是非曲直,上升不到那样的层次,只不过是一种日常,是普通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只要当事人不妨碍大家,不妨害社会,因着理念的差别或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所作出的不同的选择,真的都无可厚非的。

[图片3]

只可惜人性有时就是这样子:喜欢去管别人的事情,喜欢去强迫别人跟自己的步伐一致,这个甚至于是贯穿于一个家庭,体现在亲朋间,因为人往往认为自己所认为的就是最正确的,希望所有人跟着自己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希望所有人都服从自己的意志。

这看似关爱的背后,实际给予的却是压力山大,是事与愿违的效果,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苦衷,都有别人不能感同身受的实际情况,正因为我们不能完全懂得,就需要学着去尊重,去包容,学会去理解你不理解和不理解你的人。因为,真正的教养,不是看有多少人被迫接受了你多少的建议,而应当是令人舒服的相处模式下,潜移默化的影响、认同与支持。

[图片4]

有教养的人,会包容社会的多样性,他们从来不会去强迫所有人跟自己一样,也不会把这种强迫当成强项沾沾自喜。他们会过好自己的日子,并欣赏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欣赏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欣赏地域的差别,欣赏不同的文化,欣赏万事万物皆有灵的美妙,他们会感恩这一切,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美妙绝伦。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