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恩霆

当地时间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批准美军向非洲之角的索马里部署不超过500人的特种部队,以协助索马里政府打击极端组织索马里“青年党”。此前一天,索马里联邦议会刚经过三轮投票选出新任总统马哈茂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美军在索马里培训索政府军。(资料片)

【推翻特朗普的决定】

5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批准在索马里部署不超过500名美军。按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的说法,驻索美军将不会直接参与战斗行动,而是像索马里政府军提供训练和支持,协助其打击极端组织“青年党”。

拜登此次下令,多少有些突然。他上任以来,包括索马里在内的东非地区反恐问题,并未吸引美国政府太多注意力。之所以此时向索马里部署美军,显然与当地的安全和反恐形势变化有关。

索马里“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关联,自称是后者的分支,谋求武装推翻索马里政府。2011年前后,非洲联盟(非盟)部队将“青年党”武装分子赶出了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但该组织仍控制着该国大片农村地区,并在索马里及其邻国肯尼亚等东非地区制造恐怖袭击。

柯比16日表示,美国防长奥斯汀认为现阶段在索马里进行的跨境反恐行动效率很低且难以持续,这反倒会主张“青年党”势力扩张扩大地盘,加剧索马里的安全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实际上,这种现状与美国不无关系。以前,美军在索马里驻扎有大约700人,负责培训和支持索马里政府军反恐。但2020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任期末尾突然下令,在2021年1月初撤出大部分驻索美军和设施。

当时,这些撤离美军一部分被部署到索马里的邻国,另一部分则不再驻留东非地区。从那时开始,美军和其他国家对“青年党”的打击多以跨境行动的方式展开。

据报道,重新部署的驻索美军除了训练索马里政府军,还将向美国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等机构的美方人员提供安保。时隔一年多,美军重返索马里,能对当地的反恐形势带来多大改观并不确定。据估计,索马里“青年党”拥兵上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马里“青年党”武装分子 (资料片)

【索马里的乱局依旧】

就在拜登下令美军重返索马里前一天,该国联邦议会在首都摩加迪沙国际机场的一座停机库内举行总统选举,经过三轮投票,最终前总统马哈茂德再度当选,成为索马里第十任总统。

这次总统选举原本应该在去年举行,但因政治派别争斗不断,导致大选推迟一年。之所以在机场停机库举行选举,一方面因为机场处于非盟特派团保护之下,另一方面停机库的防爆墙能够抵御炮火袭击。

由此可见,摩加迪沙乃至整个索马里的安全环境有多恶劣。据当地媒体报道,选举当天就有3枚迫击炮弹落在机场旁的一家酒店附近,索马里国家机关设施也经常成为“青年党”袭击的目标。

5月15日,在索马里摩加迪沙,马哈茂德(右)和现任总统穆罕默德握手致意。(新华社)

这是索马里1991年爆发内战以来的第三次总统选举,此次当选的马哈茂德曾在2012年首次当选总统,是索马里内战以来第一位由联邦议会选出的总统,标志着该国长达21年的政治过渡期结束。如此,马哈茂德又成为索马里历史上第一位两次当选的总统。

尽管如此,索马里政府仍难以改变军阀割据、极端组织猖獗的顽疾。联邦政府对首都摩加迪沙以外的地区控制力很弱,同时还面临着北部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另外,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近年来遭遇旱灾,其1500万人口普遍面临饥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鹰坠落”的噩梦】

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马里,扼守亚丁湾水域,是印度洋经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航路的要冲,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战略价值。索马里在某种程度上可谓阿富汗的翻版,后者素有“帝国的坟墓”之称,而索马里也曾让美军精英部队折戟沉沙。

1993年,索马里势力最大的军阀艾迪德伏击联合国维和部队,造成参与维和的24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亡。为此,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维和部队抓捕艾迪德。

美国先后将精英部队派往索马里,包括陆军的“游骑兵”特种部队、海军的“海豹突击队”和“三角洲”特种部队。然而,由于意外情况和情报失误,美军特种部队身陷摩加迪沙,遭遇堪称越南战争之后最惨重的军事失败——19人阵亡,1人被俘,70余人受伤,2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在摩加迪沙坠毁的美军“黑鹰”直升机残骸。(资料片)

美国大兵的遗体被当地暴徒吊起的画面,严重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从那时起美军完全撤出索马里。1995年,联合国维和部队也撤出索马里,意味着维和行动以失败告终。

安全真空里的索马里成了“弃儿”,“青年党”等极端组织在当地扎根坐大,成为东非地区的安全威胁。2007年,美军重返索马里,训练和协助索马里政府军打击“青年党”,直到特朗普下令从索马里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