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个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季节,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上宜晚睡早起,午后根据个人状况补足睡眠;另外注意饮食卫生,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时为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制肺金,火之味为苦,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夏季应少食苦味,多食酸味、咸味。故《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夏季人体出汗多,腠理发泄,饮食宜多食酸味,如小豆、桃李、犬肉等,又如绿豆汤、酸梅汤均可消暑解渴之品,酸味起到收敛作用,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同时夏季饮食多食些咸味,补充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可见,夏季人体阳气趋外,而阴气内伏,因此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选择食物当以清淡爽口者为宜。《养生书》指出:“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臛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仿,夏月多疾以此。”夏季人体心火旺而肺气弱,宜食辛味以养肺气,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的宣发,故《千金要方》谓之“省苦增辛,以养肺气”。人体阳气旺而阴气弱,为顺应这种生理的变化,宜食暖物以助阳气,忌食大热之品,灼伤阴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生镜》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此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此处之“心旺肾衰”乃阳旺阴弱之意,故倡食暖物以扶充阳气、独宿调养以顾护阴气。《颐身集》也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凉粉、冷粥”,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疾病乃生。

声明:图片来源于免费正版图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