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释】

[1]士:这里指“道”。[2]容:形容,描述。[3]豫:迟疑不决的样子,办事谨慎小心、反复考虑的样子。[4]犹:与前面的豫类似,构成一个双声词“犹豫”。[5]澹:广阔。[6]飂(liu4):这里指动作轻疾如风。[7]蔽不新成:去旧存新。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使“大道”的人,精神境界通常超出常人能理解的水平,这些人思想微妙而通达,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正因如此很难被人们理解和认可,在这里只能勉强形容一下他们。

他们总是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里涉水过河,怕踩破薄冰掉入河中;他们总是很警觉戒备,仿佛一个国王害怕邻国的军队随时要来攻打自己的国家;他们总是恭敬郑重,像是马上要宴见重要的宾客;他们通达而不固执,如初春的冰块缓缓的消融;他们总是淳朴厚道,仿佛是一块浑然天成未经雕琢的艺术品;他们总是豁达宏远,像一座宽阔的山谷,拥有承载一切的空间;他们总是浑厚朴实,仿佛浑浊的河水,能与万物相合;他们总是浩浩荡荡,犹如一望无际的大海;他们总是清风徐徐,仿佛没有何止的时候。

谁能持久地像水一样去包容一切?让混浊安静下来,慢慢加以澄清;谁又能永远保持这种安定清静的状态?让空间里长出生机。保有这种“道”的人不会自满,也正是因为他从不感到自满,所以才可以去旧存新,不断的完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析】

老子称赞有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因为他们懂得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平静泰然地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有道之人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修养和心理素质,他们表面上清静无为,实质上蕴藏有极大的潜能,极富创造性,只是不愿意显山露水,他们静谧幽深,难以测识。因为得“道”之人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

得“道”之人的常体现出容释、淳朴、豁达、谦卑与敬畏等特质。以此观之,我们自身应当向他们学习,不能僵硬、狭隘、刚愎自用。这个世界这么大,有太多的事物不是自己擅长的,也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去习得,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身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也只有进步了,才有发展、有未来。比如一个容器,只有当他没满的时候才有用,一旦它满了又不将原来的倒出来,那它的作用也就到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算我们模仿了表象并不得精髓。我们所有的行为、言语、思想等等都源于我们内心的认识。认知没有好坏对错,只有片面与相对完善之分。真正的改变源自内心深处的认知的改变,只有将原来的认知倒出来,加上新的知识整合,以此不断迭代,才能使自己更好的成长。

部分图片与文字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站内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