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沈南鹏出生于浙江海宁。1982年,在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同时获奖,两人英雄相惜,结下友谊。

1985年,沈南鹏被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改革试点班免试录取。4年后,21岁的他带着300美元抵达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然而,在哥大读了一年后,沈南鹏退学了。

他决定大开眼界,去挑战一个新的领域。1990年,沈南鹏去了耶鲁商学院攻读MBA。1992年,沈南鹏加入花旗银行投资银行部做新兴市场的债券和股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两年,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1993年,雷曼兄弟公司在北京、上海成立办事处。1994年,沈南鹏加入雷曼兄弟。1996年初,为了谋求更快的发展。

沈南鹏加入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部–德意志摩根建富。在这里,他做了一个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有限公司的融资案例,帮公司融资了1亿美元,让沈南鹏备受业界关注。

从1992年到1999年,八年光阴,经历了市场跌宕起伏和经济危机的磨砺,沈南鹏对市场运作有了深入的理解,也形成了谨慎冷静的行事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初,沈南鹏在上海偶然遇到了年轻的朋友梁建章和同学季奇。他们吃了一顿普通的午餐,讨论是否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一些文章。梁建章提出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旅游业。

大家都同意。“当我们发现我们的想法惊人地相似时,瞬时思维的化学反应是无法形容的。”沈南鹏说。1999年,携程诞生。携程网成立前三个月至六个月。

他们在网上发布了吸引人的旅游信息。后来,他们发现仅仅有内容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进行商业运营。因此,他们分析了美国优秀旅游互联网公司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定了“携程”的发展战略。最后,以预订为出发点,开展酒店预售服务,逐步形成商业模式——建立互联网平台服务客户群。

2003年12月9日,诞生于三位年轻人心目中的“化学反应”携程在纳斯达克上市。沈南鹏和他的伙伴们突然成了百万富翁。

谈到这一成功,沈南鹏相信自己是被大潮推动的。在此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个人旅游服务领域存在巨大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底,沈南鹏在美国超过了加拿大达拉斯。在从郊区到市区短短30分钟的车程中,他瞥了一眼路边的30多家经济型酒店。此时,经济型酒店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他敏锐地看到了商机。2002年,如家酒店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经济型连锁酒店,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沈南鹏成立后,成功引进IDG、梧桐创投等海外风险投资基金。

通过直营店、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市场联盟等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如家酒店一直坚持“经济实惠”的品牌承诺。2004年底,如家酒店拥有了超过30家分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沈南鹏聘请百安居中国区副总裁孙坚掌舵,创制出一个有严密控制力的连锁系统。2006年底,如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是国内第一家非IT类的纯消费服务上市公司。

沈南鹏再次缔造了创业神话。从携程到如家,短短三年,沈南鹏两次带领中国企业来到了纳斯达克。虽然受到各方追捧,沈南鹏却认为自己有幸运的因素。

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酒店行业的巨大机会。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南鹏赴美出差,巧遇红杉资本的两位执行合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南鹏既有投资银行又有创业经历,还很熟悉中国,被红杉的高层所青睐。随后,红杉向沈南鹏提出非常好的合作条件。

1992年进入华尔街时,沈南鹏想不到未来能够在国内从事同样的工作。1999年辞职创业,沈南鹏的投资梦不得不暂时告一段落。与红杉资本的邂逅,重燃起他对投资的热情。

沈南鹏后来回忆,加入红杉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最好选择,这个岗位将他的投行经验和创业经验结合起来,真正地支持千千万万的创业者在市场实现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南鹏掌舵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管理着约24 亿美元和约40 亿元人民币的9只基金,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及苏州5地设有办公室,在科技与传媒、消费品与现代服务业。

在医疗健康产业、环保与新能源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投资了超过150家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