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位于闽浙边界的福建省福鼎市境内,距离省会福州市大约200千米。福鼎陆地面积不大。但是山峰众多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从太姥山山顶向东望去宽阔的东海与太姥山相连。在神话故事里这里是东海诸仙常年聚会的地方,因而人们又把太姥山称为海上仙都。传说,古代太姥山主峰形似一个倒扣的鼎被命名为覆顶峰。因为覆与福读音相近,人们就把这个地区称为福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来到太姥山冲击人们视觉的是这里的每一座顶峰都有一块体积较大的石头落在上面。从远处看去它们的表面较为光滑圆润,只在底部与山峰相连看起来似乎摇摇欲坠。有人叫他们仙人石,也有人称之为飞来石。因为传说中太谷山是东海诸仙常年聚会的地方,所以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些石头是神仙搬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的大石头是怎样跑到每个山顶遇上的?从这些石头的外形看,它们的体积巨大形状各异,可以看出经历了亿万年风雨侵蚀。可这么大的岩石和落在另一块岩石上究竟是怎样坐在上面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块是由太姥山山体特殊的节理构造发育而成的,太姥山在形成时受到了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作用形成了横纵相间的节理,山体被这些横纵相间的节理切割成棋盘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化作用使得岩石上有棱角的部分率先被剥蚀,剩下的石块逐渐变成了球形,因此这种地貌也被称为石蛋地貌。石蛋与山体之间几乎已经完全分开,形成了一个只有10多厘米的缝隙,实际上是两个石头堆叠在一起。悬石之所以能在山峰顶部保持稳定,是因为石头的重心敲好位于下方的山体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结构。如果遭遇强烈地质运动,这些石头就会被震落掉入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