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罗锡文(左三)在田间指导学生。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今年2月,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华南农业大学(简称“华农”)入选。此次新晋“双一流”,与华农持续探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努力分不开,这其中,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9年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华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作为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争创一流”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四级贯通、六维协同、五育并举,铸时代新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新格局,培铸有知农爱农情怀、有强农兴农本领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把牢育人正确方向

在华农,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直行走在生猪保种前线,为养猪产业打造“中国芯”。他们都来自华农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与繁殖系教工党支部。去年,该党支部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作为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动物遗传与繁殖系教工党支部坚持党建与教学、科研同步抓,数十年如一日开展种猪科研攻关,悉心指导学生钻研专业知识,通过校企、师生等多种形式的共建,实现了产教研协同育人相统一,还推动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双向提升。

党建引领育新人。华农建立“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四级贯通的党建引领育人机制,把牢育人正确方向、强化育人政治功能。

学校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落实学院(教学部)等二级党组织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明确二级党组织及其成员党建责任清单,把好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等育人重要问题的政治关。

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华农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做到党建工作有效覆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领域,推动在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学生社团、运动队和学生宿舍(楼栋)广泛设立党组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和党建育人工作体系,并将育人工作作为党支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推动党建和育人双融双促,推动全校392个师生党支部成为坚实的育人战斗堡垒。

目前,华农有4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5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及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各2个。

筑牢思政育人阵地

不久前,华农党委书记王斌伟给300余名研究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第一课”。这堂以“牢记嘱托担使命增信力行闯未来”为主题的思政课,带领同学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与共鸣。

“作为华农学子,我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以实际行动担当时代使命。”华农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研究生何含笑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华农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常态化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各领域和全过程。

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华农从2011年开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区,探索将学生社区打造成“思政社区”。

在学生社区,华农建立楼栋、楼层临时党支部,健全“学院—社区—楼栋—楼层”党组织体系。完善“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学生社区工作小组—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楼管会—宿舍长”五级工作格局,推行学生宿舍“栋栋有楼长、层层有层长、一室一舍长”“包片—包楼—包人”的网格化工作模式,将学生社区打造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党建思政和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阵地。

为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百米”,华农还在学生社区搭建了集党建思政、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于一体的“1+4+N”学生社区综合工作平台。

具体而言,“1”是由“一街、一廊、一馆”组成的“思创园”,“一街”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一廊”是校园文化长廊、“一馆”是思想政治教育体验馆。“4”是指4个特色社区育人功能平台。“N”是指在学生社区中建立一批社区思政工作站点,这些站点大致分成党团建设、管理服务、学业支持发展3类,遍布学生社区各个角落。

除了线下的学生社区外,线上的网络思政教育同样不缺位。华农构建“思政网、新媒体、易班”三位一体的网络思政平台,形成了校院协同和学院间协同的网络育人体系。

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在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人才驿站,来自华农的研究生依托落户在此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结合自身实际及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开展一系列学习研究,不仅学好了专业理论知识,还提高了科研能力。

“非常感谢学校以及乐平镇政府为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实践平台,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把研究成果转化在产品中。”入驻研究生刘志兴说。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华农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广泛拓展产教融合、科研育人平台。目前,华农与肇庆、深圳等地协同建立8个地方(产业)研究院,开设了13个校企合作特色班,建立了11个产业学院,有力强化科研育人。

实践出真知。华农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理工农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分别不少于总学分的20%和30%,劳动教育不少于2个学分,并在校外建成1000余个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

乡村振兴驿道行、暑期“三下乡”、新生知行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等20多个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打造立体化育人空间,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样关键。学校深入挖掘百年华农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丁颖精神,深入学习卢永根先进事迹,发挥“中国地图”校园布局和校史馆、丁颖纪念馆、华南农业博物馆、思政体验馆、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党员教育中心“四馆一展一中心”的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形成校园文化育人品牌。

建章立制长效推进

唯有建章立制,方能谋长远、促长效。华农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效性为目的,将相关工作融入学校考核中。比如,“三全育人”纳入校内巡查和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育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实绩考核、育人要求纳入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年度考核。

如何确保育人工作落实到人?学校建立各部门常态协作和分工负责机制,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层级,将育人责任、要求与成效纳入各项工作的制度设计与具体实施环节。

在推进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重要角色。华农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学校定期开展“十佳教师”“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涌现一批教书育人楷模,以榜样力量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3年来,华农通过“1+3+10”改革路径,即构建一个党建引领育人体制机制,开展制度建设、平台搭建、精品培育三大攻坚行动,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改革创新,形成了“四级贯通,六维协同,五育并举,铸时代新人”的华农“三全育人”基本经验。

其中,“四级贯通”指建立“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四级贯通的党建引领育人机制,推动全员育人;“六维协同”包括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教学与科研、课堂与社区、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等六个维度的协同增效,强化全过程育人;“五育并举”强调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全方位育人。

如今,“党建引领,协同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理念在华农得到广泛认同,改革探索形成的经验,助推华农朝着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前进。

撰文:汪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