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来袭!传统音乐看龙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为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传承实践成果,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这一期介绍的是龙岩传统音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的语言。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所传承孕育的传统音乐,更是反映了我国文化的情感和精神,闽西人民根据当地地域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传统音乐,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长汀公嫲吹、客家山歌、龙岩山歌、新罗静板音乐、梨岭木桐号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客家十番音乐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客家十欢”“打十般”“吹五对”等。因为乐队演奏用二胡、吊规、椰胡、板胡、月琴、三弦、扬琴、琵琶、竹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及板、堂鼓、堂锣、小钹、碰铃等打击乐器共十余件,所以称为“十番”。
“十番”是由民间业余乐手自由组合,以齐奏形式演奏曲牌的乐种。乐曲风格优美、典雅。乐队人数不定,可七八人,也可十五六人。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流传年代久远,其间不断地吸收融汇了当地畲瑶古乐、汉剧、祈剧、潮剧、采茶戏、木偶戏音乐甚至宗教音乐等,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形成艺术积淀十分深厚和各种不同艺术风格的曲调,是闽西客家民间传统文艺最主要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目前,主要流传于永定、长汀、连城、上杭、武平等地,深得群众喜爱,不论城镇和乡村,几乎都有演奏十番音乐的班社。2006年,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汀公嫲吹
长汀公嫲吹流行于长汀县,据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有据可查的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于201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长汀公嫲吹由一对高低音唢呐组成“公吹”和“嫲吹”的对奏为主奏,配以二胡、椰胡、三弦、扬琴等弦乐,弹拨乐器和大鼓、小鼓、大钹、小钹、云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形成合奏。在传统演奏中,“公吹”“嫲吹”之间的衔接有严格规定,公吹带头至一定的乐句,“嫲吹”接上。“公吹”的乐句称为问句,“嫲吹”的乐句称为答句。“长汀公嫲吹”也是汀州客家传统鼓乐大型曲牌之一,其结构形成与戏曲唱腔颇为相似,板式有散板、单板(慢板)、双板(中板)、快板,形成散—慢—中—快的多样板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汀公嫲吹”,左为嫲吹,右为公吹

“公嫲吹”乐器的编配主要是由一对高低音唢呐组成,二者进行对奏、和吹。高音唢呐称“公吹”,其音短而细;低音唢呐称“嫲吹”,其音长而粗。“公吹”所奏旋律称为“雄句”,“嫲吹”所奏旋律称为“雌句”。演奏时,公嫲二吹之间形成对奏、支声关系。其音乐风格具有质朴、恳切、优美抒情的特点,曲调宛如一问一答,哀怨缠绵,如泣如诉,具有很强的欣赏性。长汀公嫲吹与客家民俗活动相伴而生,并已成为客家传统民俗的一部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民歌中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一种,它用客家方言吟唱,上承《诗经》的传统风格,继受唐诗律绝及后世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卓特。
从题材内容看,包括了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等。
曲调丰富,主要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非常优美。各种歌词的结构大体相同,每首4句,每句7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岩山歌
龙岩山歌曲调高亢悠扬,行腔行云流水,节奏自由。歌词一般是歌手见物生情,有感而发,即兴创作。被誉“闽西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从古至今,淳朴的龙岩人民往往通过山歌抒发情怀,表达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走亲访友,或寿诞婚庆、赶圩赴集,甚至山路邂逅,男女老少都会即兴应景地唱起山歌,那歌声此起彼伏,因此,民间有“龙川河水波连波,龙岩山歌锣打锣。这山唱来那山应,一人唱歌万人和”之说。
龙岩山歌的演唱形式有对唱、合唱、联唱、表演唱等,以反映现实生活为题材,其唱词、道白常常借用山歌的比兴手法,言简意赅、通俗生动、诙谐幽默。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龙岩山歌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山歌戏,其音调以龙岩山歌、竹板歌和民间小调、民间器乐为主,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有的高亢嘹亮、热情奔放,有的悠扬婉转、清新明快,有的轻松活泼、诙谐生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整个曲调,节奏自由、旋律简洁流畅、调性调式灵活。
都说“一曲龙岩山歌,浓浓闽西乡情。”听一曲龙岩山歌,那宛转悠扬的曲调,充满原汁原味方言乡音特色的歌词,直白而炽热的情感,一定能让你意犹未尽。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罗静板音乐
何谓新罗静板音乐?由于静板音乐中不用大锣、大钱、大鼓、大唢呐等乐器,它与龙岩流传的八音鼓吹、饶平吹等民间乐器相比之下,显得清静、节奏平稳、旋律流畅,演奏速度中速稍慢,使人感到格外雅静,新罗静板音乐因此得名。
静板音乐,以“静”为特色,以弦乐为主,给人以“静”的感觉,又板眼分明,快慢轻重以板为主,给人以“板”的节奏感。静板音乐演奏的乐器音色柔和轻盈,以吊规、大胡、三弦、六角琴、提胡、中阮、扬琴、板眼为主,配以竹、箫、唢呐等。在打击乐器方面,为了与静板音乐清新淡雅的整体风格相适应,在演奏中,除个别曲牌运用锣鼓外,其余均以木鱼、碰铃、田九锣、小钹等小打击乐器为主。近年来,又增加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增添了浑厚的低音和强烈的节奏感。
在演奏形式上,新罗静板可分为坐奏和行奏两种,演奏时每个曲牌可单独演奏,亦可一个曲牌紧接一个曲牌演奏,其间既无须终止也不用别行起调。在速度上每一个曲牌都可以由慢、中、快三种版式组成。每一个曲牌可重复演奏,逐段加速,一曲悄然结束另一曲又悠然地衔接上来。静板音乐少则五六人,多则几十、上百人都可进行演奏。传统曲目有《将军令》《一点金》《南北进宫》《开天宫》等。静中有闹,悦耳动听。2005年10月,“静板”音乐被列入首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梨岭木桐号子
上杭“木桐号子”源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伐木工人在抬“木桐”的劳动时,为了步调一致,快慢协调哼起了号子,既传递路况信息,又可通过号子的应和鼓劲削疲,久而久之形成有规律、有节奏、有音调的“木桐号子”。
号子经一代代人流传,节奏和韵律越来越丰富,有起步调、平步调、上坡调、下坡调、过桥号、歇肩调、停步调、带号、应号等,最终形成一套独特的声乐体系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最古老的原生态客家歌谣。2018年被张艺谋搬上了国家大剧院舞台。 (来源:文旅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