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01

先看一段对话

先看一段对话

粉丝:小编,我的饭卡/学生证丢了,怎么办?

粉丝:小编,校车时间表/校历,可以发我一份吗?

粉丝:小编,我在食堂吃到半条虫子,怎么办?

粉丝:小编,我在学校超市购买到过期面包了,怎么办?

粉丝:小编,请问今年的助学金/奖学金什么时候发?要吃土了。

粉丝:小编,宿舍洗手间顶部漏水了,怎么办?

粉丝:小编,我的室友最近总是唉声叹气/影响我休息,怎么办?

粉丝:小编,期末考试安排什么时候出来?我要提前买车票回家。

粉丝:小编,××教室情侣在自习室卿卿我我/吃东西,影响我学习,怎么办?

粉丝:小编,图书馆有人占位置却不来,怎么办?

粉丝:小编,我挂科了,怎么办?求安慰。

粉丝:小编,研究生初试/复试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啊?

粉丝:小编,我是高三生,今年高考成绩600分,请问能被贵校录取吗?

粉丝:小编,我今天和男/女朋友吵架了,你能陪我聊聊天吗?

这是高校新媒体值班小编

每天遇到粉丝提问的真实写照

本篇小槑主要聊聊高校新媒体平台如何更好地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通过各种正常渠道反馈同学们的合理意见、解决同学们的合理咨询、满足同学们的合理要求等。

02

02

“遇到问题,拍张照片,吐槽一下”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

“遇到问题,拍张照片,吐槽一下”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时不网,无处不网”

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群体的主要发声平台

遇到问题,拍张照片,吐槽一下

上传网络并@高校新媒体平台

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在哪里

高校就应该服务到哪里

高校新媒体平台理应承担着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通过各种正常渠道

反馈同学们的合理意见

解决同学们的合理咨询

满足同学们的合理要求等重任

你怎样,别人对你的平台感受就是怎样的

高校新媒体平台应将权益维护当作最核心的任务,把优雅回贴、与粉丝互动作为高校新媒体运营的重要内容。

高校新媒体除了对自身服务对象和发布内容有明确定位外,跟帖互动时也要与自身定位、风格相符。

避开无人回复、自动式回复、私人化回复、冲突式回复,甚至辱骂式回复等禁区,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审时度势,适当运用一些小技巧,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回复尺度。

03

03

“有问必答,不问也答,永远在线”是运营的基本原则

“有问必答,不问也答,永远在线”是运营的基本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米公司,“人人都是服务员”。小米微博客服团队有一条硬性规定, 在用户@小米之后,必须在15分钟之内做出反应。

高校新媒体运营人员主要由学生团队组成,学生的主业还是学习,要求在15分钟之内做出回应的难度较大。因此,高校新媒体运营互动设计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建立“全天候”的值班制度。要建立2~3人的日常值班制度,尽可能地安排当天课程少的同学值班,上课期间没有突发事情,尽量不要打扰学生上课,不过可要求值班人员利用课间10分钟做好粉丝提问回复,避免粉丝所提问题长时间“无人问津”,从而导致脱粉。粉丝提问务必当天解决,且安排其他部门做好检查与监督。

二、完善“标准化”的互动模版。要建立回复问题标准式、模块化的答案库,粉丝经常咨询提问的问题是有规律、共性的,要对大量粉丝咨询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归类,然后形成标准化的答案,从而快速实现快速回复。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也应当给出解决途径,如负责部门、部门网站、部门办公电话等,让粉丝直接联系相关负责老师进行咨询。

三、打造“标签化”的互动风格。在回复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技巧,如善用风趣幽默、偶尔温情卖萌、把握时机“蹭热度”、巧妙融入流行元素等,给粉丝惊喜,让粉丝感受到后台回复者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四、运用“共情式”的回复内容。要有同理心,回复有温度,要多站在粉丝的角度考虑,进入并了解用户的内心世界,做到感同身受,真心帮粉丝解决问题。这样即使不能马上解决问题,粉丝也能够体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04

持续完善升级“校园服务手册”有效解决平台80%的提问

持续完善升级“校园服务手册”有效解决平台80%的提问

善于运用迭代思维。如某高校团委积极收集学生在各网络平台咨询的问题,对线上日常需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出学生关心的共性问题, 编制了《校园服务手册》(表 5.1),内容基本覆盖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采用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发放给学生,有效地解决了80%的高校学生咨询的问题,不仅提升了平台信度,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05

建立跨部门长效联系机制,持续跟进,努力解决其他20%的问题

建立跨部门长效联系机制,持续跟进,努力解决其他20%的问题

当遇到 《校园服务手册》 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高校新媒体平台应建立与校各党群、行政部门及各学院的长效联系机制,及时反馈,持续跟进,直到解决,努力解决其他 20% 的咨询问题。

在问题解决后第一时间进行记录存档,不断扫除 《校园服务手册》 的盲点,达到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的目的。

在和其他部门联系的时候,一份简洁、具体、清晰的反馈专报是必要的,专报应至少包括总体情况介绍、时间、地点、动态发展及对应截图、诉求、解决进展等信息。

另外,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应梳理出适合展示的内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及时反馈解决进度,增加平台信度,让更多学生遇到问题愿意找平台倾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至此结束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欢迎关注“校媒助手

一起探讨新媒体运营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讲:【技巧】以粉丝为中心,你永远不能强迫粉丝“关看转评赞”

第2讲:【技巧】天天说的各类新媒体平台,你知道它的本质属性吗?

第3讲:【技巧】校园新媒体运营的“一般范式”模型

第4讲:【技巧】“三位一体”组织架构,让你的团队像动车一样疾速

第5讲: 【技巧】化解新媒体运营上手周期长与团队成员更新快的问题

第6讲:【技巧】大型活动宣传的一般套路

希望看到视频版,请“点赞”+留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