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23日讯(通讯员 吕定禄)5月22日,零陵区十一届人大代表、富家桥镇党委书记张仁和组织区、镇人大代表深入该镇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大院”和“淡岩”调研,共谋家乡发展,共话美好未来。

22日上午,调研组一行12人,冒雨深入涧岩头村周家大院,区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周瀚引导各位代表,实地察看了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该建筑群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550年),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聚族而居于大院里的世代子孙均为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故名“周家大院”。所谓大院是一处古民居群落,由六座庞大的民居宅院组成,包括老院子、红门楼、黑门楼、新院子、子岩府、四大家院。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自2000年以来,国家、省级旅游、文物部门多次来这里考察,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第八批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9日至11日,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仪式,周家大院正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大院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建筑的“风水”思想:大院三面环山,前景开阔。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时代跨度大,包括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院平面呈北斗形状分布,规模庞大,由六个院落组成,占地百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布局井然有序,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从整体上看,六座院落有分有合,浑然一体,既各自独立成院,又相互和谐勾连。

下午,代表一行考察了位于贤水河畔的军工企业建华机械厂内的另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淡岩。澹岩,又称“淡山岩”,有巨型溶洞与山体天坑相连,背山面河,气势恢弘,景致幽邃,被誉为永州八景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午夜时分,皎洁的月光穿过岩顶的天然石洞射入岩内,投射到水井,再反射到石壁上,形成半圆形状,貌似一轮新月。无论是天空中的圆月,还是水里和石壁上的月影,都很迷人,因此,这一景观成为了“永州八景”之一的“淡岩秋月”。澹岩原有宋人石刻100余幅,内有宋黄庭坚诗刻、周敦颐题名、柳应辰《澹岩记》、张昭远《祷雨诗》、宋迪题名等等,明清石刻不计其数。清宗绩辰道光《永州府志》卷二上《名胜志》:“澹山岩:谪宦党人,放游西南者,多题记,惟黄庭坚诗帖最彰,邹浩诗,纪驯狐夜报,迹最奇,周茂叔、范淳父(祖禹)题名最重,蒋之奇长歌最工。”黄庭坚《题永州淡山岩》:“淡山淡姓人安在,征君避秦亦不归。石门竹径几时有,琼台瑶室至今疑。回中明洁坐十客,亦可呼乐醉舞衣。阆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澹岩天下稀。”诗成十二年后,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由淡岩僧人智暠摩勒上石。由于黄庭坚的名气,诗中“永州淡岩天下稀”一句如同一幅秀美画卷,令人心驰神往,于是,不少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在此打卡吟咏题刻,包括明代的张勉学、管大勋、王泮、朱衮、郭崇嗣,清代的周崇傅等人,导致淡岩石刻的数量成为零陵之最,远远超过了朝阳岩的石刻数量。澹岩摩崖石刻时代历经秦至清,共200余方,具有重要的历史与书法艺术价值。其中宋刻152块、元代2块、明代28块、清代24块,现仅存35块。宋熙宁七年(1074)柳应辰题记后,宋黄庭坚、周敦颐、范祖禹、杨万里,明张勉学、王泮,清周崇傅等即于此留下大量诗文。南宋王淮《淡岩记》称,“山有二门,壁立万仞,东南角有一石窍,仰望洞然。秉炬而入,其中广袤,可容万人”。《方舆胜览》记载,“淡山寺楼殿屋室隐隙鏬中,虽风雨不能及。四顾石壁,削成万仭,傍有石窍,古今莫测其远近,目之者有长往之志”。黄庭坚之“永州淡岩天下稀”又使淡岩驰名寰宇。

实地调研活动结束后,代表们在淡岩社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座谈,大家对两处“国保”的现状深感忧虑,对其未来的发展,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向有关部门反馈,以期引起高度重视。力争在衡道高速富家桥互通建成后,富家桥镇内的两处“国保”成为与零陵古城相呼应的旅游胜地,为零陵的文旅产业发展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