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8日深夜,加拿大万锦市警察局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救救我……有人闯进了我的家里,我听到了枪响……”

电话的对面是一阵急促慌乱的年轻女声。

当警察赶到报警人家中时,发现这一家的女主人何碧霞当场毙命,男主人潘汉辉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

而他们的女儿詹妮弗,也是拨通911的报警人,除了略受惊吓之外,竟然毫发无伤。

当女主人何碧霞的遗体被运送上警车时,没有人注意,女儿詹妮弗的嘴角扬起了一抹诡异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轮子上的仓鼠

“她就像是轮子上的仓鼠,迫不得已地在奋力奔跑。”

“她的父母将她当作一个奖杯,无时无刻不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

警方在‬调查‬案件‬时‬,走访了詹妮弗的同学和朋友,得到的回答让他们十分意外。

看来,这个家庭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和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辉与何碧霞

1979年,潘汉辉与何碧霞移民到了加拿大。

起初他们在一家汽车配件厂工作,日夜的辛劳让这对年轻的夫妇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

数十年的奋斗,让潘家夫妇拥有了一儿一女,还在当地买了一栋别墅和两辆豪车。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亚裔移民中成功的典范--开枝散叶,颇有积蓄,一家人其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家的豪宅

而潘汉辉夫妇心中明白,想要在异国他乡真正扎根,除了自己的努力,孩子们的教育更为重要。

从4岁开始,女儿詹妮弗便在母亲的安排下,练习花样滑冰、舞蹈、音乐等艺术功课。

到了上学的年纪,潘汉辉夫妇对女儿的管教更加严格。

他们从来不允许女儿参加同学聚会,因为宝贵的时间必须用来学习各种技能。

父母的束缚与期望像一个狭小的牢笼,将詹妮弗禁锢其中,黑暗与窒息日夜将她吞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妮弗

然而如此苛刻的教育之下,潘家夫妇又收获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儿呢?

因为滑冰练习强度过大,导致詹妮弗韧带严重拉伤,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女儿的受伤并没有给何碧霞敲响警钟,相反她经常在詹妮弗耳边念叨:

“你的腿是废了,不能滑冰了。你现在只能更加努力地练习钢琴,否则将来你什么都不是!”

对于父母的指令,詹妮弗从来不敢反抗。

她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一个人坐在床边,看着静谧的黑夜,然后拿起刀片,在自己的小臂上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划痕。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高压,詹妮弗在父母面前撒下了一个长达10年的弥天大谎。

而这个谎言,最终亲手将潘家父母送上了断头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无止尽的谎言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意思呢?”

詹妮弗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她也在寻求解脱之道。

既然没有胆量去死,那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而詹妮弗的方式,便是“服从”父母的命令,活出一个他们想要的完美女儿。

于是,一场长达10年的谎言正式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时,詹妮弗已经无心学习,成绩断崖式下跌。

为了应付父母,她每一次都精心伪造成绩单。她拿着门门都是A的成绩单,脸不红心不跳地对父母说:

“这一次我又是全班第一,比第二名领先很多。”

潘家父母喜笑颜开,拿着女儿的成绩单四处炫耀;詹妮弗在一阵满足后,心中又微微地落空。

平时的考试,詹妮弗可以伪造成绩单;而高考成绩,詹妮弗又准备如何向父母交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妮弗

对于高考落榜的事实,詹妮弗自然没有勇气告诉父母。

她活在“自我完美”的人设中,已然很久;突然脱离出来,无论是父母还是詹妮弗自己,都是接受不了的。

詹妮弗苦想了几天几夜,花钱伪造了一张多伦多大学医学系的录取通知书;脸上堆满笑意,对父母说:

“爸妈,我考上多伦多大学了!”

何碧霞激动地一把抱住女儿,连连称赞:

“我女儿以后就是医生了,咱们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詹妮弗本人,也沉浸在这种难得的母慈子孝中,洋洋自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学日期临近,詹妮弗又得继续新的谎言。

她在网上购买了许多医学类的书籍,伪装成自己在攻读医学专业的样子。

扮作一个大学生的模样,抱着厚厚的教科书,来往于家中和校园的两点一线。

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呢?

詹妮弗每天的“校园生活”,其实是与男友丹尼尔在破旧的小出租屋中私会。

男友丹尼尔,可不是什么好人。

他是詹妮弗的高中同学,小小年纪不学无术,书本没怎么读透,却与社会闲散人士一起倒卖毒品。

但正是丹尼尔的这种狂野不羁,吸引了从小循规蹈矩的詹妮弗。

男友的放任,是她最想要的生活--于是,年轻男女在出租屋中初尝禁果,日日你侬我侬,如胶似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尼尔

就这样,顶着“多伦多大学医学系高材生”的名头,詹妮弗与丹尼尔厮混了好几年。

而潘家父母,依然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沉浸在女儿“名校就读”的美梦与谎言中。

时间很快又来到了大学毕业,詹妮弗不免又要为糊弄父母,动一番小心思。

“毕业”后,詹妮弗又伪造了一张加拿大知名医院的入职通知书,谎称自己被这家医院录用。

不明所以的潘家父母自然是心花怒放,他们宴请亲朋好友,讲述女儿的成功人生,炫耀自己的教育良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妮弗

只是,谎言的火苗越烧越烈,又怎能包得住那一层薄薄的纸呢?

很快,潘汉辉和何碧霞就觉察到了不对劲。

他们很少听闻女儿讲医院里发生的事,也从来没有见过詹妮弗的工作证和医护服。

老夫妇俩动了警觉之心,于是决定一探究竟。

一天,他们在詹妮弗出门“上班”后,悄悄地尾随在她身后。

他们发现詹妮弗朝着医院相反的方向走去,和一个男孩在破旧的房子中会和,姿态亲密。

当下,潘汉辉和何碧霞便如遭雷劈,大脑空白地愣在了原地。

失望、耻辱、愤怒吞噬着这两个望女成凤的老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谎言被揭穿后,潘家夫妇把女儿强行囚禁在家中。

他们逼着詹妮弗与丹尼尔断绝恋人关系,并给詹妮弗拿回厚厚一叠参考书,对着蜷在角落里的女儿怒吼:

“你给我乖乖待在家里!继续参加高考!如果考不上,你一辈子别想出来!”

曾经的噩梦再次笼罩詹妮弗,沉沦在黑暗中的她耳边数次响起同一个声音:

“既然无法逃离,那就杀了他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室抢劫案

2010年11月8日晚上10点,工作了一天的潘家夫妇进到卧室准备休息。

何碧霞一边换上睡衣,一边与丈夫讨论,如何让女儿收心,如何让她继续考大学。

这对老夫妻,完全没有感觉到危险步步逼近。

闲聊间,房门被猛地踹开,三名持枪的匪徒冲进卧室。

他们带着头套,将潘家夫妇一路拖到客厅中,又将詹妮弗反绑在二楼卧室的椅子上。

潘家夫妇以为三名劫匪是为了钱财入室抢劫,何碧霞“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劫匪苦苦哀求:

“你们想要多少钱,我都给你们……求求你们,千万别伤害我的女儿,她还是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未落音,劫匪便一把扯过郭碧霞,用毛毯将她的头结结实实地裹住,而后连开三枪,终结了她的性命。

接着,又是两声枪响,一颗子弹射穿潘汉辉的脸颊,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肩部。

两发子弹没有致命,潘汉辉忍着剧痛跑到院内大声呼救。而詹妮弗也在二楼拨打了报警电话,慌了神的匪徒匆匆消失在夜色之中。

看似平常的入室抢劫案,警察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妮弗说劫匪是破门而入,但家中所有门锁都是完好的。

劫匪如果是为了钱,为何只拿走了桌子上几十块钱,却对豪车和保险箱内的现金视若无睹呢?

而在医院苏醒过来的潘汉辉,开口所说的第一句话,揭开了所有谜团的真相:

“是我女儿雇凶杀人,我跑出来时看到她在和劫匪说话……”

如此,詹妮弗再也无法为自己辩解,最终承认了自己雇凶杀人的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妮弗出席母亲葬礼

詹妮弗的供词,字字指责父母对她的压迫。

她告诉警察,是“考大学”将她逼上绝路;而与她一起谋划“入室抢劫案”的,正是厮混了多年的男友--丹尼尔。

丹尼尔对詹妮弗说:

“你唯一的逃离方式,只有杀掉你的父母。如果他们死了,我们就能住他们的别墅、开他们的豪车,连50万的存款也都是我们的!”

多么可怕,多么无耻!然而,这个建议在詹妮弗看来,却是锦囊妙计。

于是,她给了丹尼尔一万加元,让他雇了两名杀手伪造成入室抢劫的样子,然后杀父!弑母!

得知所有真相的潘汉辉,躺在病床上,他的脸上因枪伤显得有些狰狞;他痛苦地闭上眼睛,说了一句:

“我这辈子不再有女儿,从她杀了我妻子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再是我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妮弗雇的杀手

潘汉辉一家,算是被毁了。

何碧霞惨死,潘汉辉落下终身残疾,儿子远走他乡,女儿詹妮弗因为一手的鲜血,被判无期徒刑。

然而,这场悲剧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父母打着“爱”的名义,没有底线地鸡娃。

笔者的孩子今年大班升一年级,各种教育群、学校群中的“鸡娃楷模”们让我大开眼界。

有人说自己的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所以从肚子里开始双语教育,而孩子3岁时,英语交流已经毫无障碍;

有人不甘落于下风,夸赞自己儿子从小班起雷打不动地每晚学习一个小时,所学科目堪比高三备考学生。

有那么一两个稍显正常选择“快乐教育”的家长,在群里发出微弱的声音,便被众人群起而攻之,大意便是:

“你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负责吗?什么都不教,不如不要去念书了!”

这是什么逻辑、什么悖论?

难道一定要让孩子通晓古今,一天24小时埋头书间,才算是对孩子的负责与爱吗?

这样的爱,是不是过于自我,过于畸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从来都不是胁迫与绑架。

而孩子,更不应该站在父母的对立面。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人爸妈,自然是有个人的局限与不足。

但这些缺点,难道就可以成为子女与父母反目相向、甚至杀夫弑母的理由吗?

我们本是这世间最亲近的人,何以冷面相对,成为仇敌呢?

不要让难得的父母子女缘分,成为一种畸形的牵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