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美国海军公布了2021年10月2日“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康涅狄格”号(SSN 22)与南中国海水下山脉相撞的最终调查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中重申了美国海军的观点,即这次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尽管考虑到保密的需要,此次公布的调查报告经过了大量的删减,却透露了各种人员的行为如何导致了此次核潜艇严重受损的撞击事件。

美军核潜艇南海“撞山”调查报告发布,事故原因曝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美军核潜艇南海“撞山”调查报告发布,事故原因曝光!

本文为美国“The Drive”网站“战争地带(War Zone)”专栏文章,作者Joseph Trevithick,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回圣迭戈军港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

美国海军透露,撞击事件发生在“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正在前往日本冲绳岛方向,执行所谓的“人道主义疏散(HUMEVAC)”行动期间。“人道主义疏散”是核潜艇在执行任务时,一名或多名艇员可以由于各种非紧急原因需要下船的情况。根据官方指示和历史记录,这种情况可能包括“常规、非紧急医疗”,以及家庭成员重病或孩子早产等多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卫星照片拍摄于2021年10月20日,据信就是靠泊在关岛码头上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

调查报告中表示,“‘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国际水域内的一个勘测不足的区域内潜航时,与此前未探明的海底障碍物相撞,这次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事故发生后,这艘核潜艇带伤一路踉跄地首先前往关岛,在那里进行了初步评估和抢修之后,然后返回华盛顿州的母港,期间还在圣迭戈军港经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以上的卫星照片,对照“海狼”级核潜艇的轮廓,可以看到艇艏受损严重。

调查报告还提及,此次事件“是由于航行计划、监视小组执行和风险管理方面的错误、疏忽累积导致的,远远低于美国海军的标准”。“这三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领域,谨慎的决策和遵守规定程序,都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涅狄格”号受损严重,让这种仅有三艘的先进潜艇在部署时捉襟见肘。

此前的2021年11月,美国海军已经公开宣布解除“康涅狄格”号核潜艇艇长卡梅隆·阿尔吉拉尼(Cameron Aljilani)、副艇长帕特里克·卡辛(Patrick Cashin)和军士长科里·罗杰斯(Cory Rodgers)三人的职务。此次新调查报告还建议对该潜艇的导航员(NAV)、助理导航员(ANAV)、值更军官(OOD)、值更军需官(QMOW)进行非司法处罚。不过,在调查报告中,他们的名字被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