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讨论方面,私有制虽然不受人待见,但私有制比公有制确实更有效率。那么,为什么私有制有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不是公有制没有效率,而是公有制旨在发挥全民劳动的效率,想法是好的,但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理想。毕竟,人们都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动物,比较懒惰,需要一视同仁,更需要公平和公正,而当公平和公正成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东西之后,社会财富也就变得不是那么公有了。经历了“一大二公”之后,人们似乎都对绝对的公有制抱有一定的成见,而且绝对的公有制并不能兼顾个人,还会产生人情式的腐败。到了按劳分配阶段,看似很公平,其实还是按资格分配,按身份和地位分配,带有明显的官僚资本分配的色彩,当然也就不可能实现公平和公正了。

私有制由于借助了利润最大化条件来实现效率,所以必定只是效率的充分条件。只要经济体制“设计”使得一切外部效应都不存在,也就是任何个人的任何行为的任何后果都由发出这个行为的个人承担,那么效率自然就实现了。但是,这似乎是一句废话,因为研究经济制度的理由就在于我们不可能知道设计一个有效率的制度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我们不可能知道这些信息的全部,是由于制度的有效率性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不是独立于人的行为和人所积累的知识以及知识在人群中的分布的。使一个制度有效率的那些信息,如同使资源有效率配置的那些信息一样,是分散在无数经济行为人当中的。就好像只有参与谈判的人才可能知道谈判对手的情况,才可能提出有效率的契约方式。但是这些信息是随外界不确定的环境变化的,是随人们积累的知识(对人的了解和对自然的了解)而变化的。于是,制度经济学提供了更深入的回答:有效力的制度必须使“利润”与创造利润的人相结合。那么,怎样才可以让创造利润的人分享或干脆“占有”利润呢?

哈耶克说:“私有制”误导人,它应当改名为“分立的产权”。如果创造了某一项利润的是许多人,那么私有制就意味着让这许多人共同占有这笔利润,美国有许多企业是地地道道的“合伙人制度”。正因为如此,哈耶克才认为“私有制”这个名称误导人们认为只有一个人占有才是“私有”。说“私有制”是一个名称的误导还因为:任何人的产权都依赖于社会承认,所以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了公众认可的“私有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私有制就是允许并且保护一切创造了利润的人占有利润的那种经济制度。私有制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在乎的是个人财产的有效性和个人劳动的有效性。当人们参与劳动之后,获得了应有的报酬,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剥削,但人们获得的报酬都是经过社会定价的,具备一定的公平和透明属性。而在官僚控制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中,并没有体现效率与公平,而是成了权力运作的产物。如此一来,社会分配是靠市场运作还是靠权力运作成了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差别。当然,并不能把两者绝对分开,靠市场运作的也有权力的参与,不过市场还是起了主导作用,而以权力运作的经济,也有市场的运作,但都是被权力操控的运作,基本上不会让市场发挥主导性作用。要是权力可以操控市场,那么私有制的产权观念也土崩瓦解。社会财富集中到一些官僚手中,却不会被分配给劳动者,或者只是分配了千分之一,而官僚手握资源,贪污腐化,自己贪污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那么,还会到哪里存在效率和公平呢?

私有制的效率在于发挥了几乎所有人的劳动积极性,让他们获得了劳动之后的报酬,实现了按劳分配,而公有制创造的社会财富经过操纵分配的人的手之后,就还剩千分之九百九十九,要是参与分配的官僚过多,就会出现层层扒皮的现象,让人们无可奈何。社会财富集中到有限的官僚手中,他们不但疯狂占有财富,而且堵死了人们的上升通道,也大大损害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说是全社会的人共同占有财富,其实只不过是官僚阶层占有财富而已,毕竟他们对于财富有着明显的支配权,而人们并不具备这种支配权,只能对自己的仅有的一点财富具备支配权。

在私有制经济体系下,不但有一些人共同占有财富,出现一些经济组织、经济团体,而且还会出现一些征战世界的大财团,大垄断组织。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必定走向垄断,垄断之后才会产生更大的效率和利润。但是,并不能以此为依据判断私有制是错误的,也不能说私有制控制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私有制让人们拥有财富,开掘了人们的劳动潜力,当然就会释放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产生出很高的效率和利润了。或许,私有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