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药物是脂溶性的,药物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水溶性化合物,随后通过肾或者胆汁排出体外。代谢稳定性一般用来描述化合物代谢的速度和程度, 是决定药物小分子生物利用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影响药代动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药物在体内代谢分为I 相 (Phase I) 代谢是对化合物分子结构的代谢反应,包括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和还原反应;II 相 (Phase II) 代谢是化合物或其代谢物与极性基团进行结合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甘氨酸结合反应、磺酸化反应、或甲基化和乙酰化等。

参与I 相代谢的酶主要包括CYP450、水解酶、黄素单氧化酶、醇脱氢酶、醛脱氢酶等,参与II 相代谢的酶主要包括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转移酶和甲酰转移酶等。

代谢稳定性常用的研究方法为:肝微粒体稳定性测定、二相代谢稳定性测定、S9或肝细胞稳定性测定、代谢酶表型测定等。

ICE已开发上述所有代谢稳定性测定模型,团队助力药物发现,协同酶学、细胞、分析生物学等平台,促进新药研发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系电话:010-67809840

邮箱:Services@ice-biosci.com

网址:www.ice-biosci.com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科创十三街18号院16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