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淑华 马永刚5月24日郑州电)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80周年,《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于5月23日走进古城卫辉望京中医院,深入基层看望工作在一线的中医白衣天使。

卫辉是历史上卫辉府所在地,也叫汲县,有数千年的历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1959年6月22日,毛主席在河南视察时谈到:“汲县(卫辉旧称)是夏禹封的,汲县人是大禹的子孙;卫辉也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军事家、政治家、韬略家、齐文化创始人姜太公的出生地;比干后裔林姓的发源地。医院所在地历史名人荟萃,近代史上从这里曾经走出了三位国家首脑、七位院士。中医院周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物、百年老校比比皆是,中医院就在他们的环抱中。置身卫辉古城,真可谓是“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座谈会由望京中医院顾问、退休老干部徐泽民主持。活动在高昂的《东方红》歌声中开始。紧接着,在热烈的掌声中,海南省新乡商会副会长、望京中医院院长张玉贵和《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总领队郭胜霞为中医院从革命圣地---井冈山请来的毛主席铜像揭红布。之后,《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总领队郭胜霞为参加座谈会的老中医和工作人员敬赠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像章,每个人都庄重的把红像章佩戴到了自己的胸前。

座谈会上,张玉贵院长首先作讲话发言。他说:今天是5月23日,八十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在革命圣地延安杨家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光辉文章。《讲话》鲜明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导向,赋予新民主主义文化人民性、大众化的显著特征,照亮了革命文化前进的方向!

毛主席重视革命文化工作,也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他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思想,还直接对中医药工作的实践进行具体的指导。他高度评价中医药的现实价值,认为中医药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发现并纠正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轻视、歧视和排斥中医药的错误;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措施,指明了中医药发展的路径。

这些思想和措施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来到我院和我们一起举办纪念《讲话》发表八十年座谈活动并指导我们的工作宣传红色文化,我代表望京中医院表示热烈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医院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弘扬中医文化,鼓励发展中医事业”的伟大号召,面对我国优秀传统中医文化濒临失传的现实状况,满足庞大社会亚健康人群的迫切愿望:坚持“以人为本,中医调理、专业服务、幸福人生”的健康理念,投资上千万元购置了国内外先进的中医医疗康养设备,院内装修设计合理,环境优雅,技术专业,服务周到。最终能实现“以防为主”“医养结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让病人养生理念树起来,放松心情乐起来,良好习惯养起来,保健知识学起来,“四高”指标降下来,幸福指数高起来。望京中医院是广大中老年朋友,“四高”慢性病病人中医治病、理疗、静心康养的首选。2015年2月,习主席调研西安社区中医馆时指出:“现在发展中医药,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要牢记主席对中医的淳淳教导,不断完善提高我们的各项业务水平,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欢迎大家特别是亚健康的中老年朋友来我们医院就诊治疗并提出宝贵意见,也欢迎外地的中老年朋友来我院疗养并领略卫辉风光。

《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总领队、著名毛体书法家郭胜霞在讲话发言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和望京中医院工作人员一起举办这种别开生面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80周年很有意义。

目前,在世界出现新冠肺炎众多国家无可奈何躺平时,唯有中国人用传统中医药让我国独树一帜,中医药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望京中医院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胜利的时刻脱颖而出,值得全国各地学习效仿,我们来到这里是向你们学习的。学习你们坚决落实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大力发扬中医药事业,敢为天下先,为中国人争了气添了光!我们衷心希望望京中医院借助卫辉古城这块风水宝地,团结一致,完善提高、迎难而上、薪火相传、勇往直前、越办越红火,向百年医院冲刺!(京华时讯 编辑: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