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一诺 通讯员 匡雪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时,通过审查犯罪嫌疑人身份疑点,发现公安机关户籍系统将“庠厂村”错误登记为“痒厂村”,并调研了解到“庠厂村”系史料唯一有文字记载孔子讲学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近日,泗水县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了村名和2000余村民信息的修正,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检察智慧和力量。

2020年9月,泗水县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一起危险驾驶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身份证住址和公安户籍证明均为“山东省泗水县圣水峪乡痒厂村”,而犯罪嫌疑人供述住“庠厂村”,检察机关随即围绕这一矛盾点开展了全面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案检察官与原村主任了解村名历史使用情况。

检察机关摒弃就案办案思想,坚持能动履职、诉源治理,拜访乡贤耆老,走访史志、民政等相关部门,查阅《历代泗水县志》《群众自治组织》《泗水县村居基本信息统计表(详)》《泗水县村居赋码》《泗水县行政区划图》等资料32份2000余页,组织座谈16场。了解到,“庠”是殷、周时期的学校。“庠厂,据《孔氏家谱》记载:明代为孔府所辖厂屯之一,因孔子曾在此教过书,故命名庠厂”。泗水县历代疆域界址变迁考释从西汉开始,包括庠厂、夫子洞等孔子重要活动地区,均属泗水辖区,历经划转邹城、曲阜,1949年最终划回到泗水。经查,该村1981年共10个队,438户,人口1802人,纸质户籍全部使用“庠”字。以上能够充分证明“痒厂村”应修正为“庠厂村”,且该地系史料唯一有文字记载孔子讲学的地方。但后来使用电子户籍后,有两千余名村民的户籍信息录入成了“痒厂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察官与公安民警、乡村耆老座谈了解庠厂村文化历史。

今年2月18日,泗水县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对户籍系统同步整改以及适当方式对群众更换身份证明,并在全县范围内摸排错写地名情况。3月8日,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活动,对“庠厂村”村名和2000余村民信息进行了修正,并对该县其余三个错写地名的村庄名称予以纠正,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