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养老金18连涨终于来了,人社部、财政部发布《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确定了今年的上涨幅度是4%,对退休人员们释放了哪些信号呢?对到手的钱有哪些影响?这4件事大家要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退休人员加发的养老金水平将减少

去年的上调幅度是4.5%,今年等于再下降了0.5个百分点,成为18连涨中涨幅最低的一年。意味着,退休人员加发的养老金将会在去年的标准上再继续减少。2021年平均月养老金标准是2987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今年上涨4%,人均上涨的水平应该是119.48元,属于去年退休的人,还是比较吃亏的,好不容易等到第一个养老金上调的机会,结果享受的上涨幅度均低于以前年度退休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部分城市的调整水平将更低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这里有2种情况,首先,城市依赖于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行业的作为经济支柱的话,这些在2020年到现在都还属于特困行业,受疫情影响亏损相比起其他行业较大,目前对于这类型企业,国家宣布将实施养老保险缓缴3个月的措施,但缓缴后,具体如何补缴,还是一个问题,因为不能确定企业都能恢复,以及员工是否可以负担连续3个月的社保费。社保费缴纳受影响,养老基金账户收入减少可能将不及支出。其次,今年疫情较为严重的城市。北上广深、太原等地今年疫情出现反复,多地防疫管控下,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损失是必然,为了恢复经济,短时间,财政的支出上可能会按照保守的方式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地方调整工作将加速实施

《通知》中,对于养老金调整和发放上,强调要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那么今年的调整规律可能与以往不太一样,去年调整时,是4月份由全国公布调整的总方案,之后是上海先在5月份公布,之后从6月~7月才是各省份陆续公布时间,今年国家的调整方案公布时间相比去年已经晚了一个月,部分省市急需消费力刺激经济,5月17日的时候,上海也发布《通告》,表示待国家相关方案出台后,我市将结合实际抓紧组织实施。短短10天,全国性政策就公布,那么上海公布的时间将越来越近,可能在6月初将发布。

第四,未来将补发5~6个月的养老金

文件中要求,将从2022年1月起为为2021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如果今年上海还是第一个公布政策的地方城市,6月份公布后,要发放养老金,应该是补发1~5月份增发的部分,以及按照新标准发放的6月份的养老金,其余城市要在6~7月调整的话,将发放的将是5~6个月需要补发的养老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2021年的疫情并不如2020年严重,但调整幅度反而比2020年更低呢?我认为原因在3个方面:

首先,物价与收入上涨出现不平衡。2021年我国CPI预期上涨3%,但实际只上涨了0.9%,差距达到2.1%,养老金涨幅为4.5%,覆盖物价幅度达到3.6%,但2020年的时候,预期上涨为3.6%,实际上涨了2.5%,差距仅有1.1%,养老金上涨5%,正好是物价的2倍,很明显,目前养老金上涨幅度已经出现超过物价过多的问题,继续加发,会加剧通胀的隐患。

其次,疫情反复,新病毒出现。新冠病毒目前又出现了奥密克戎这一变异病毒,为防疫治疗再增加难题,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猴痘病毒又已经在全球12个国家蔓延,要开放旅游,无法完全避免病毒传播,为了保障经济,养老金长远发放,在双重困难下,还是需要居安思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推进。今年我国正式宣布要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但前提是必须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要负担两份保险费,职工压力还是很大的,要促进个人养老金覆盖,协调三大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未来可能会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从实际参保思维来看,大家有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打算,就是觉得基本养老金不够,才会想要多参加一份保险,降低基本养老金上涨幅度,也是促进大家再参加一份保险的一种动力,在未来逐步降低国家的养老压力,将更多资金投入在经济建设发展上,让老百姓整体上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