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计救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7月的一天,九市留村化龙小学校长董泳文(凤村新星地咀人)只身来到留村乡公所,深入敌营机智地救出了九位游击队战士。当时在象口河游击区广为流传他的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原是在1949年的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第二团全体战士在全国解放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鼓舞下,绥贺支队第二团的各支武工队也在德庆各地广泛地打击敌人。各游击根据地的武工队,派出武装人员到敌占区去,发展人民武装力量,扩大游击根据地。绥贺支队第二团决定向九市一带扩展游击区。为摸清敌占区的情况,做好那里的群众宣传工作,凤村象口河游击根据地武工队长林安接到上级的指示,派出禄村籍战士董文英等九人到九市的江尾村、留村等地张贴宣传标语、收送情报,着手建联络站等各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的一天早上,董文英等九人化装成农民的样子从象口河出发。当他们一进入九市留村时,就被该乡副乡长何文帝及驻留村国民党186师的一个小分队拦住了去路,认为这几个人不是本地人,便搜身盘问。在搜身中查出董文英等人都携带有手电筒,认定是游击队员。因此,董文英等九人被押送到留村乡公所。

董文英等九人被乡公所捉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留村化龙小学以教书为名的地下游击队员董泳文的耳里。当他听到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知道董文英等人是游击队员,是自己的战友,一定要想方设法将他们救出,如何把他们解教出来呢?他们被提到乡公所里是否受过审问?如果审问了,他们又是否有没有供认自己的身份呢?假如没有审问过,又利用什么途径进入乡公所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使他苦思冥想。突然同他想起乡公所里的一乡丁的儿子在化龙小学念书,何不以家访为名探个虚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董校长来到这乡丁的家,通过谈其小孩读书的情况拉扯到乡公所的事情,经过一晚的家访得知乡公所还未对董文英等人进行过审问,还未知他们的真正底细,只是怀疑他们罢了。这乡丁还答应在乡公所带董校长去找驻在乡公所敌186师小分队长。董校长回到学校整夜思考着解救的办法。他想,虽然掌握乡公所不知董文英等人的来历,但又以什么理由去提及此事呢?想来想去,最后认定董文英是自己的兄弟,是到九市来找工作为理由,去保释他们出来。主意已定,当晚董校长还是忐忑不安。

第二天刚拂晓,董校长从学校来到留村乡公所门口等候。待到乡公所门一开,便见到了家访过的乡丁。该乡丁带着董校长进入乡公所找到了那个敌分队长。乡丁向那位姓黄的敌分队长介绍说:“黄队长, 现在化龙小学董校长有事情来找你,你说如何?”“噢, 有什么事呀? ”这个敌队长见有人来找他,用三角眼斜视着董校长而答话。董校长面对着板起面孔的敌分队长,内心对他恨之入骨。但为了救出战友,也只好耐着性子,有礼地对黄队长说:“黄队长近来辛苦了, 我现有一件小事想麻烦你!”董校长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美丽”牌香烟一包随手送给黄队长。黄队长马上抽起烟来津津乐道地行笑着说:“你说的是什么事?”董校长见黄队长愿意接纳,便镇静自如地说:“事情是这样的,我是为了乡里和兄弟的事而来的。前天被你在留村圩口捉去的董文英等九人,特来请求你把他们放了。”

“他们是你什么人呀?”黄队长反问董校长。

“他们是我的同村兄弟。” 董校长斩钉截铁地回答着。

“到这里来做什么呀?为什么白天拿着手电筒?”黄队长怀疑地又问道。

“董文英等人是到这里做工的,帮人印砖烧窑的。因为他们做工是早出晚归的,所以要带着电筒。”董校长不慌不忙地讲着。

这个鼠头鼠脑的黄队长见董校长讲得毫无怯意,又对答如流没有什么破绽可抓。再想到董文英这几个人如果真是游击队,不会连一支枪都不带的。于是用手抓了抓自己的头:看来不会是游击队员,放了算。接着就对董校长说:“你以什么做担保呀?”董校长坚定地说:“我以校长的身份做担保。”敌小分队黄队长见董校长担保可信,便叫他写好担保书签名盖上学校公章,拿回来,交黄队长过日。黄队长马上叫乡丁去班房放了董文英等九人。

董校长救战友的事,恐防日后有露馅,第二天离开了化龙小学,返回凤村象口河游击根据地。董又拿起了枪杆子,投入了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