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年8月,此时的英军在法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洗劫一空后,已是精疲力竭,可正当 打算就此抽身而退,逃之夭夭时,却发现英国的战舰却仍未感到。面对数倍于自身的来势汹汹的法国追兵,英国军队只能被逼逃亡克雷西的森林。

可是英法两军或许都未曾料到,幸运女神似乎被蒙蔽了双眼,竟然对入侵法国的英军分外眷顾。翌日拂晓,英军以200人左右的伤亡为代价,令法军1万5千人丧失。 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是,这场战争中法国重骑兵败亡的决定性因素仅是英国的长弓手。最终,克雷西一役险些令法国政权颠覆,并让英国在此后数百年间占据了其远征欧洲大陆的桥头堡——加莱。这场战役就是欧洲史上著名的克雷西战役。

一、一场婚姻引发的百年战争

在距今千年以前,北欧的维京海盗对法国海岸不断侵袭,令法国沿海的人民民不聊生。可是当时法国的卡洛林王朝始终不能根除海盗的祸患,于是其统治者查理三世只得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的诺曼定居下来,于是他们在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的带领下成功入侵了英格兰。从此诺曼底和英格兰都在这群海盗发家的统治者的管辖之下。

一百多年后,英格兰的女王与原属法国治下的安茹伯爵成婚,最终他们的孩子亨利二世继承了父母的政治遗产,成为了拥有诺曼底公爵领、阿基坦公国和安茹伯爵领的政治赢家。 可以说此时的亨利二世拥有的领地是法兰西国王拥有领地的两倍,但在法理上他仍需继承传统,承认法兰西国王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可是他的实力令他的野心极度膨胀,无视法王的权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安茹国王和英格兰女王的联姻,他们的后人兵不血刃便代表英国夺取了法兰西王国大面积领土,造成了法国和英国重重积怨。 然而英法两国更大的冲突于不久后也随之到来。在随后的百年间,英格兰王国内部派系林立,外部又有爱尔兰、苏格拉针锋相对,自顾不暇,于是法国借机逐渐夺回部分英王土地。

后来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去世,其子嗣也纷纷夭折,所以只能从旁系血脉中寻找新一任法王继承人。然而符合继承要求的只有腓力六世伯爵和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因为腓力六世是腓力四世之子查理四世的堂兄,爱德华三世是查理三世的外甥。

根据当时的《萨力克法》,女性没有政治继承资格,所以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无权继承法兰西王国,又由于法国勋贵们十分抵触英王,腓力六世最终成功当选新一任的法王。 可是按照当时欧洲的封建律法,女性具有继承资格,所以英王爱德华三世认为其有资格代表母亲有资格继承法国王位,此时英法的矛盾变得十分尖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真正让英法交恶的是佛兰德斯的归属问题。 当时英国经济的收益来源主要是来自羊毛贸易,而佛兰德斯是羊毛贸易中心,可是法国却夺回此地。英国因此禁止羊毛出口,失去利益的佛兰德人转而支持英国的统治。 最终,种种积怨引发了英法百年战争。

二、鹤翼阵的威慑

1340年,英法两国在海上爆发了激烈的斯鲁伊斯海战,此战中法国舰队受到严重打击,使得法军无法跨过英吉利海峡,而英军可利用英王在法国的领土进行作战。但是英军在登陆仅仅一个月后便在佛兰德斯遭遇惨败,令佛兰德斯城民对其失去了信心,爱德华一同英法两国的美梦也化为了泡影。

恰逢其时,布列塔尼公爵之位的继承问题被英国视作进攻法国的突破点,于是英国军队借着平定布列塔尼内乱的名义进军欧洲大陆。

1342年9月30日,正在围攻莫来的英军截获了法国援军赶来的消息,于是英军主力部队连夜赶往法军来袭的道路,试图设伏。他们在沿途寻找到一片树林,用于放置辎重和隐藏马匹,并依托山地挖设壕沟,构建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令弓箭手和重骑兵布下英国善用的鹤翼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阵型虽然攻守兼备,但也需要将领能够严格治军,具有超强指挥能力,在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将军就曾使用此阵歼灭过匈奴军队。

随后赶来的法军发现英军已是严阵以待后,令热那亚弩手进行掩护,重骑兵舍弃战马,利用兵力优势采用密集阵型迅速推进,以避免鹤翼合围。然而英军的弓箭手却在敌军进入射程后压制了热那亚弩手的反击,随后英军的重骑兵进行冲锋,击溃被弓箭手打乱阵型的法国重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法军并未轻易屈服,随后令重骑兵进行冲锋,英军的弓箭在此时也捉襟见肘,以至于弓箭手不得不向法军靠近,进行精准射击。法军又趁势令第三波法军发动冲锋,试图从两翼对英军反包抄。最终英法两军的初次交锋双方旗鼓相当,法军最终因无法攻克英军而撤退。

但实际上法军于此次战役中已是输家,毕竟英军凭借地形的优势克服了己方人数不足的劣势。但这只是法军失败的开始,因为在未来会有一场规模更为浩大、牺牲更为惨烈的失败等待着他们,而且失败的原因,正是因为没有认真吸取此战的经验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莱战役后,数千英军在法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但很快遭到法军大部队的狠厉反击,后来在教廷的调解下,双发达成了短暂的停火协议,但布列塔尼公爵继承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英王此时深刻认识到时间虽然能让自己的财政得以恢复,但同样也给实力雄厚的法国调整时间,所以爱德华三世违反停火协议,提前发动了对布列塔尼的进攻。 布列塔尼英军的浴血奋战使得英格兰在战局上取得主导地位,令后续英军更易登陆支援。

三、散乱冗杂的法国军队

公元1346年7月12日,英王爱德华三世率领着9000名英军送上瑟堡东南处的海滩,英军在法国境内总兵力上升到1.5万。由于法国军队未曾想到英王反其道而行,在诺曼底登陆,所以未能有效防范。

但是英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此时的诺曼底已被法国收复上百年,当地的贵族都更偏向法国王室,所以英王这次行动难以收复诺曼底,只能是横扫法国腹地的战略破袭,必须与布列塔尼英军抓紧汇合。

在着陆之后,英王让部队展开成斜型阵,进行焦土作战,并将骑兵和弓箭手组成各支小分队,在主力部队周围抢掠和破坏,收集情报信息。在深入内陆之后,主力部队则整合收缩,向巴黎重点突进,但周遭的英军仍在破坏着法国的土地。英军的行为令法国愤怒不止,意图决一死战。可在巴黎附近却有英国的军队不断侵扰,令原已出动的法军不敢进攻英军主力,转而回防巴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法军在肃清巴黎周围的英军后,才开始向英王奔袭。此时的法军已获得德意志军队和意大利的支援,犹如蜿蜒前行的巨蟒,骑士们不断打磨手中的利刃,意图为领土和子民的荣誉而战,一泄心中的怒火。 此时的英军虽然盆满钵满,但也已经疲惫不堪,爱德华三世也打算率领英军满载而归,可是在沿途的海岸找寻后,发现英格兰的船只还未抵达。

眼看法军正在步步逼近,爱德华三世深知无处可逃,于是决定率领数千英军和尾随而来的法军决一死战。 由于英王也曾统治过法国部分地区,所以英军对附近的地形有所了解,他们意图穿越罗马古道,将法军引入克雷西险峻的地形进行殊死搏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英军找寻战舰的无心之举却成为了法军败亡的转折点。由于消息的滞后,当冗长的法军赶往海滩后发现空无一人,原来英军早已向克雷西森林转移。 于是法军又匆匆忙忙的驶向布雷西。可是由于布雷西森林中地形复杂,而法军重骑兵突进太快,于是原本还能保持队形的法军将秩序全部打乱,这也无疑中造成了将帅难以服众的局面,为后来的克雷西战役惨败埋下了伏笔。

四、英军当关,法军哀叹

反观英军,此时他们只有大约7000名长弓兵和5000名骑士,虽然法军有3万到4万左右重骑兵以及6千名热那亚弓箭手,但英军始终临危不乱。他们在法军必经的一座小山停驻下来,爱德华三世将自己的部队分成三部分,每部分都以鹤翼阵展开,占据一切有利地形,使英军能够居高临下俯瞰法军的道路。随后,英军便纪律有序地进行修正,等待法军的到来。

行军中的法军也根据斥候打探,知道了英军的所在之处,法王腓力六世出于谨慎起见,与军队的高层商议究竟是继续北行掐断英军退路还是发起正面进攻。然而愤怒令法军高层冲昏了头脑,这些高傲的勋贵认为现在的英军数量不及法军,为了一雪前耻,应该直面英军。 可是在他们还未彻底决定下来之际,失去秩序的骑士们无视军官的阻拦,带着一腔怒火和热血冲向英军。法王见木已成舟后只得将错就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处在高处的英军凭借地形优势,万箭齐发,许多法军士兵还未接触英军便已阵亡,于是法军便让人热那亚弓箭手手进行掩护。然而英军的长弓虽其貌不扬,但其作为新式武器射程比成名百年的热那亚弓箭的射程略远。 于是法军弓箭手只能向后撤退,匆忙逃窜,随后赶到的法国骑兵则与前面撤退的弓箭手手相互碰撞,造成混乱和无谓伤亡。英国骑兵在此时凭借着长弓手的掩护,井然有序地冲击着溃不成军的法军。最终法军军旗被夺,剩下的士兵只能撤退。

翌日清晨,当英军对战果清点时,他们才发现,山下已是尸横遍野,其中竟然有1524位勋爵和骑士,15000名左右的骑兵、十字弩兵和步兵的尸体,而英军伤亡却只有两百人左右。爱德华三世还因此抱怨,早知道留下这些勋贵的性命来换取赎金。此战结束标志着英法百年战争初期,英国取得英法战争的主动权,而法国也因为这场战争变得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雷西战役中,法军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国新晋王室并未能完全巩固自己的政权,实力薄弱,不能很好利用与勋贵间的契约制约和统辖军队;反观英国,充分利用英军士兵的人性,实行类似后世的雇用机制,多劳多得,调动士兵的积极性,使得军纪严明双方在如此对比下已是优劣立现。另外,法国军队过于迷信热那亚十字弓的威力,而不对原有的兵器加以改制,所以当奔赴战场后,英军弓箭手往往能压制法军的弓箭手,这是法军战术上的缺失。

而今我们亦该感到荣耀与自豪,今我们的国家愈发繁荣昌盛,亦有强有力的兵戈慑服四海,不战而屈人之兵;有敌来犯,他们亦则如长虹横空,所向披靡。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亦应保持锐意进取之心,与时俱进,不像法国般固步自封,这样才能从容应对,不再重蹈历史覆辙。

资料来源:

《克雷西战役英胜法败的原因和结果浅析》朱硕

《克雷西战役新述》李津

《百年战争百年忧:英法宿怨的前世今生》

《The Hundred Years' War 1337 ~ 1453》, By Anne Curry

《英国历代王朝》张复光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