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云从科技登陆科创板,高开超56%。

截至5月18日,今年共有128只新股上市,其中,科创板有43只,创业板54只,主板21只,北证10只。此外,36只新股上市首日遭破发,破发率达28.13%。近期A股市场新股整体活跃度大幅回升,科创板新股破发潮有望终止吗?本文将重点解析。

云从科技作为稀缺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具有投资吸引力

云从科技凭借多年的人脸识别技术,率先突破了人脸识别技术,并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1年,凭借多场景商业落地成功,公司营收突破10亿元大关,成功打破 AI企业落地难的魔咒。

公司以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为切入点,打造人工智能平台企业。操作系统作为底层技术平台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因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门槛越来越低,人才越来越多,再加上各大厂商的支持,单点技术所带来的算法壁垒会越来越弱,对于新兴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说,只有重点布局基础层技术,才有望链接上下游的 AI生态,把握未来 AI流量入口。

云从科技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平台型厂商,构建人工智能应用和服务生态系统。云从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已经具备了整合 AI技术和大规模生产效率的能力。在"AI三浪论"的推动下,供需关系向平台化 AI厂商的方向发展。在金融领域,公司为超过100家银行的总行平台提供服务,市场占有率接近83%。抓住头部客户是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全链技术应用需求上升,单客户订单规模增加,供需关系逐步发生变化。大客户、大项目保证企业始终处于行业信息化的前沿,形成深厚的认知壁垒,进一步优化数据模型,形成"感知、认知、决策"的闭环。

未来几年公司业务处于高速发展期,平台化建设初见成效,研发开支高峰期已过,期间费用增幅远小于营收增速,亏损逐渐收窄。东北证券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8/24.64/32亿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云从科技9-15倍的PS估值,上市后合理的股价区间为20.4-34元。可以发现此次机构对于该股定价是合理低估的,并且公司不仅没有超募还大大缩募46%,因此股价没有破发应在情理之中。

否极泰来?近端新股机会在科创板

进入5月份,随着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的首发PE(摊薄)持续下降,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的首日涨幅及首日开板估值有所回升,但绝对位置仍不高,二级市场机会逐步增多。Wind近端次新股指数相比较于创业板仍处溢价状态(比值为1.02,前值1.05,2014年以来范围区间0.6-1.6),周环比继续下降。

Wind近端次新股指数成份估值(市盈率,TTM-PE中值)中枢继续下移,创业板估值(市盈率,TTM-PE中值)继续回升,全部近端新股整体相对创业板的估值溢价逐步回落,创业板新股更符合底部特征,但鉴于近端优质新股相对集中在科创板上市,山西证券建议重点关于科创板新股的结构性机会。

统计2008年7月10日至2021年6月11日期间2803只新股上市前四年的整体涨跌幅,发现随着上市时间的延长,新股年度涨幅逐年递增(-10.49%、0.67%、17.41%、21.95%)。其背后的逻辑可能是:上市第一年,流通市值小,易受市场关注,估值溢价较高,经营处于上升期;上市第二年,市场不再将其作为新股来关注和估值,小非开始逐步解禁,估值相对成熟的公司有压力,募投项目开始实施,相关折旧增加;上市后的第三年,估值已基本消化,募投项目产能爬坡,业绩释放,经营状况容易改善。站在当前时点上,山西证券建议重点关注2020年至2021年上市的优质优质新股。

近端已上市新股:可关注纳芯微(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含车规级)、拓荆科技-U(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唯捷创芯-U(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PA模组))、中复神鹰(碳纤维材料)、长光华芯(半导体激光芯片)、和元生物(基因治疗CDMO)、华秦科技(隐身及伪装材料)、东微半导(高压超级结MOSFET)、晶科能源(太阳能光伏组件)、天岳先进(碳化硅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