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在辽阔的西北大地上,几展马字大旗迎风飞舞,那是马氏家族小心经营了整整三代得到的成果——中国宁夏、青海及甘肃的霸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北马家军的名号尤为响亮,作为彼时中国西北地区的领主,马家军自然也是能与国民党中央军及其他地区军阀势力分庭抗礼的狠角色。

马家军是一支标准的无甚大义的军阀队伍,他们凭借武装手段占据一方,在乱世中称王称霸,相比意在民族家国,抗击外寇敌军的革命队伍来说,他们也仅是一支自谋盈利的土匪大队。

但在马家军里,却是有一位的头目,他竟是被人标榜上了“民族英雄”的称号,他的名字叫做马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麟的英雄名号真的符实吗?他又真的有资格享有这样的荣誉吗?

01马家军的历史渊源

要探究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从马家历史的起初源头讲起,以大局入小局的方式,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西北马家的历史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从1863开始到1949年为止,时间跨越86年涉及到了马家两支三代的因果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3年,清末同治年间,陕西甘肃地区爆发大规模的回民暴乱,因汉民与回民两者间的利益矛盾问题,问题中又有夹杂有宗教因素和异族相排斥等因素,致使回民最终动乱。

而马家军始祖级别人物马占鳌、马海晏,也都是在投身于暴乱的回民的一员,马占鳌为暴乱的领导者,马海晏则是他的左膀右臂。

马占鳌率领的回民队伍,力量十分强悍,但在取得了几场战斗的胜利之后,马占鳌却并没有画地而治自立政权,而是选择了持胜求抚,归降清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清政府接纳后,马占鳌等一众主要头目都被封官授爵,而马占鳌所带领的乱军,也成了有正式编制的马家“西军”,也叫西北诸马。

时过境迁,马占鳌与马海晏等第一批马家力量被其子系逐渐取代,并也沿用着最初的内部体系,由马占鳌之子马安良为最高点,辐射下辖马海晏等其他头目的子辈。

而马海晏的子弟,就是马麒与其胞弟马麟

02时局波澜起伏·马军形势大变

时值二十世纪初,八国联军侵扰我中华大地,作为甘地军力重要组成的马家西军,便肩负起了抗击外寇的重要使命。

尤其马麒,他作为清末名将董福祥手下的得力干将,在战时最初,他便跟随董福祥进京御敌,在河北廊坊一带,英勇的抵御外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马麟所在的马家西军,也成为彼时抗击外寇最活跃最强大的力量。

再之后,辛亥革命打响,西北马军则奉命武力镇压革命者,但时局不容忤逆,清政府在微弱挣扎之后便彻底垮台,马安良见风使舵,率领全体马军开始拥护民主共和。

凭借兵马力量的硬手腕,马军便披上了革命功臣的外衣,但由于清政府的崩塌,规整马家军的框架也就此消失,马家军内部的管理样貌也开始发生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亥革命成功,马安良获益良多且颇有成为西北之王的趋势,而一直辖制于马安良手下的马麒同样也看到了翻身的好时机。

与马麒同为下辖分支之一的头目 马福祥被北洋政府看中,意图扶持马福祥作甘肃西宁重镇的总兵,想以此来分化马安良的势力,但马安良又岂能善罢甘休。

于是马麒抓住时机,他一面向马安良大表忠心,一面派胞弟马麟从甘南运来一尊巨大金佛和200两金元宝,赠送给北洋政府疏通人脉打点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上佳天时与人和,又有金佛问路,不出半月,西宁总兵的任命帖便就送到了马麒的手中。

1912年,马麒组建宁海军,独成派系,不再受马安良的管控,后经发展,马麒的儿子马步芳接替了父亲的西北江山,共占据西北领土72万平方公里,称霸一方。

而马麒的宁海军便就成为了大家印象里西北马家军两大派系中的“青马”了。

03民族英雄·实不符名

以上,便是马麒的大致的马军时期的履历,那么结合历史事实,大家认为马麒是否配得上民族英雄这一称号呢?

想必我们是给不出一个坚定的肯定的,比起那些真正对抗外敌,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铸就革命道路的英烈先辈们,若要将英雄之名许于马军头目的脑袋上,那是何等的违和可笑。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马麒抗击八国联军的举动的确是御敌卫国之举,但除此之外,马麒以及马军所有的行动,都是以直接利益为出发点的。

不论是占据西北,还是后续与解放军革命队伍相对抗的举动,包括马麒在内的马军,绝不能算作是一支大义之师,更难匹配上英雄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民族的角度出发,从最初的统治回乱来看,马占鳌与马海晏的行动,根本上是在为回族人民谋求利益,对于回族人民来说,他们自然无愧于民族英雄之名。

而马麟及其马步芳在后续辖制西北地区期间,也的确是为当地的回民及其他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人民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

但马麒为个人的仕途与利益,将位于甘南拉卜楞寺中的金佛像,当作交易筹码赠送与人的行为,却难使人苟同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归根结底,马麒及西北马军,对于中华民族,代表着一段不可或缺的历史阶段,于民族和国家也有所略微的贡献,但确实难衬英雄之名。

04后记

作为构成中国近代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盘踞一地而无显家国大义的马家军,其实也并未给后世人留下什么值得传颂报德的光辉故事。

不管是四马拒孙、中原大战的军阀内部互咬,还是对待解放军战士们的血腥恶行,都是其不容辩解的历史污点。

不过在马家军历史的末尾,顽固拥护反动派政权与自身利益的头目首领们,也均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击败,大多流窜至台湾省或是某些海外国家,并也就此沉没与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