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已至,转眼间,2022年高考离我们愈来愈近。

在高三一年的复习备考过程中,由于学习强度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渐增多,这就导致很多同学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种种不适。

比如,自我感觉记忆力在减退,对考试成绩非常忧虑,对前途十分迷茫,对父母唠叨特别反感,对没完没了的作业不胜其烦,从而,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恐惧。

其实,学生出现上述种种心理不适现象,在高三这个特殊的学习阶段,是一件再正常不多的事情。

但是,如果考生们不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轻则影响学习,影响高考,重则会发展为心理疾病。

因此,在最后阶段,考生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必要的调整。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呢?下面小编就和同学们简单地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第一,我们要正确评估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不少学生的心理不适,多是因为定位不当而造成的。

比如,因与班上成绩优秀学生的差距变大了而痛苦,因为感觉与名牌高校的距离远了而痛苦,甚至因为某份模拟试卷失分多了而痛苦等。

以上种种痛苦,固然包含着渴望进步的因素。但如果不切合自身实际,效果往往只能是适得其反,让自己陷入自怨自艾当中,对复习备考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我们只有精准地定位,才能够坦然自得,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最后的高考。

第二,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给自己一份坚定的信念。

高三考生的心理压力,绝大一部分来自于恐惧——害怕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应付考试

因此,在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考生要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状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盘点,真的很关键,很重要。

比如,在脑海当中,考生要不断地给自己建立一张合理而全面的知识网络;

考生要有一张适合自己的时间表;

考生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部用于复习备考,而不要被身边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给消耗掉。

其次,我们还可以适度给自己熬点“鸡汤”。比如,写一些励志的文字来激励自己等。这样,我们才能够重拾自信,让自己满怀信心和希望,全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第三,正确看待平时的成绩,保持一份宠辱不惊的心境。

大量的练习,不断的大考小测,给高三考生们造成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有些学生片面地追求平时的考试成绩,把考试不理想看作是莫大的失败。

这些所谓的“失败”,给他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自责与悔恨。这样几次“失败”之后,他们就会摇头叹息,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

但是,我想告诉考生们一句话:平时的失败,不等于高考的失败。

但是,我想告诉考生们一句话:平时的失败,不等于高考的失败。

我们要不断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奋斗到最后,哪怕是前99次都跌倒了,只要第100次成功了,那就是胜利!

第四,正确面对竞争,给自己一份勇气。

近年来,虽然招生人数在逐年递增,但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却是有增无减。

有些考生看到竞争激烈,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焦虑不安的状态。如果长期如此,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备考。

其实,考生们要意识到:这些压力,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只是“自寻烦恼”。

其实,考生们要意识到:这些压力,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只是“自寻烦恼”。

现在,我们不要再去想着竞争有多大,毕竟多想仍然是无济于事,要把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全力以赴,背水一战,同时,还要善于在紧张的环境当中放松自己的情绪。

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高考的考场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第五,排除家庭干扰,给自己一份动力。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孩子求学生涯最为关键的阶段,父母们都希望能够对孩子照顾有加,让孩子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高考。

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们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仅仅只能在早餐或者晚餐的时候,才能抽空和孩子聊聊。

有的父母,由于藏不住自己内心的焦虑,往往急于求成,经常性地在饭桌上唠叨,这样,就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

相关数据显示,大约有22.5%的高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因父母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而烦躁苦恼的情况。

对于这种压力,考生们要学会淡然处之,将父母的期待和焦虑,当作一种动力和支持力。

同时,加强心理方面的自我调节,稳定情绪,不烦躁、不气馁、不侥幸,也不虚荣。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当中去。

同学们,高考已然不远。

高考冲刺阶段,是我们带着七分坚韧、两分信心、一份勇气,来完成的一段最为艰辛的历程。

同学们,我们只有学会自我调节,减轻思想压力,才能够充满信心地去迎接高考。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