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化香樟木 | 犍陀罗

规格:23*24*35cm 3960g

「犍陀罗」乃古印度十六国之一,位于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是连接南亚、中国和地中海的桥梁,横跨开伯尔山口(Khyber Pass),位于今日的阿富汗东部及巴基斯坦西北部,乃文化、商业及早期佛教艺术重要的交流中心。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年-前323年)东征时,曾经把希腊的雕塑艺术带到这里。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而成为不同文化、艺术、信仰的大熔炉。

古犍陀罗地区佛教造像艺术受到希腊、波斯等地文化的较大影响,其佛教艺术也就兼有印度和希腊的风格,逐渐形成独有的特征,融古印度之慈悲神圣,大气而兼优美,崇高不失精致。对南亚次大陆及周边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均有重大影响。

犍陀罗式样的佛像,打破了「自来不以形象来表现佛陀」的印度传统惯例。此尊头像最为经典的是头部的发纹,在众多犍陀罗造像中极为罕见,让人眼前一亮。这件佛头呈现经典的古代犍陀罗地区造像艺术的精华,采用写实风格塑造,毛发卷曲呈波浪形,头顶结高发髻,宽额高鼻,深目薄唇,双眸微张面部特征具西方人特征,而这种所谓“阿波罗式佛像”的风格也是犍陀罗佛像制作的一大特点。

此头像取大块香樟木雕琢而成,头顶盘起高发髻,呈光滑无雕琢的磨光发式,额头宽大平整,脸庞丰润饱满,双目微张形似柳叶,鼻梁端正大方,双耳长大下垂,嘴角微翘露出神秘的笑容,表情安详和谐,静谧肃穆之间蕴含着深奥的佛性。

佛头的制作风格来看,此像应是属于北魏中后期的作品,脸部偏长,五官带有中原汉人的特点,肉髻高耸,眼睑宽大,给人们一种秀骨清相的视觉感受,具有颇为明显的时代特征,从中亦可一窥当时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极高,陈设雅室案头,颇具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关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间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