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928年,刚刚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出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干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盗挖了清朝皇陵清东陵。

事情发生之后,迫于舆论和清朝皇室的压力,国民政府宣布要严惩盗墓者。为了自保,孙殿英派出手下,到南京多方奔走,用东陵盗出来的宝贝打通了层层关节,最终此事不了了之,孙殿英不仅没有受到惩戒,反而官运亨通,不久还升任安徽省主席和第五军军长。

关于孙殿英将被盗文物都送给了谁?原军统头目文强在《回忆录》中记载:抗战时,他与孙殿英经常往来,两人也曾聊到过东陵盗宝案,孙殿英无意中透露过一些不为人知的秘闻,比如慈禧陵墓中最珍贵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翡翠西瓜则送给了宋子文,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他才免受制裁。

盗掘清东陵之后,孙殿英像墙头草一样在各大军阀中来回摇摆,先后投靠过阎锡山、张学良等人,抗日战争时,他在河南被俘,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1945年日本战败,孙殿英立刻打出旗号,宣称自己是“先遣军”,是打入敌人内部的自己人。当时蒋正需要力量发动内战,就将孙收编,出任第三纵队司令,驻守汤阴,后在解放战争中被人民军队俘虏。

那当年是谁俘虏了孙殿英,他身边是否像传闻一样,带着大批的东陵珍宝,这些宝物最终又流落到了哪里?

孙殿英被俘发生在1947年,当时负责进攻汤阴的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六纵队第十八旅五十三团,时任五十三团作战参谋的尹萍亲历了俘虏孙殿英的过程,并亲手验收、查封了他随身所带的物品。

据尹老回忆,汤阴之战,五十三团并不是主攻部队,旅长肖永银安排他们团作为总预备队,在汤阴周围负责警戒和抓捕敌人小股逃兵。战斗开始之后,五十三团三营发现了一股溃逃的敌人,立刻上前狙击,在战斗中敌人躲进了一个小村庄,准备负隅顽抗。

三营的营部书记名叫武英,他见村子里的敌人迟迟没有动静,担心发生变故,就和九连长杨靠山趁着夜色偷偷摸到了村子中查看情况。时任团作战参谋的尹老得知情况后,立刻赶到了三营,询问为何大部队不跟上?

三营长有些犹豫,说团长给他下达的命令是在外围警戒,不能让敌人突围,如果大部队贸然进村,敌人很可能突围。尹老担心武英和杨靠山的安全,对三营长发了火,嚷道:“快让部队跟上去,出了问题我负责。”在尹老的一再要求下,三营长最终同意他带领两个连,进村去接应武英和杨靠山。

当尹老带着两个连的士兵赶到村子中时,发现里面的敌人都已经缴械投降了。原来武英和杨靠山摸进村子后,发现里面的敌人很多,两个人根本无法对付,于是他们决定擒贼先擒王,只要抓住了村子里的敌人指挥官,那毫无斗志的士兵肯定会放下武器。

经过寻找,武英二人在一座破庙中有了发现,很多无线电天线从窗户伸出来,一看就是敌人的指挥所。摸进破庙门前,两人往里一看果然都是军官,武英一手拿枪,一手举着手榴弹,一脚拆开庙门,大喊:“缴枪不杀”,杨靠山也紧随其后,举枪指向屋中众人。

敌人军官面对从天而降的解放军,被吓的魂飞魄散,纷纷举手投降。为首的是一个60多岁,高高胖胖的老头,武英反应急快,一步上前用枪抵住了他的胸口,要他命令手下士兵缴枪,之后询问后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著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

孙殿英被俘了,那他随身都携带着那些珍宝呢?尹老表示,当年我率部赶到后,亲自清点验收了孙殿英的物品,里面并没有人们传说的翡翠西瓜,只有26块金条,10两一根,一共260两。除了这些,当时缴获的还有一把宝剑,尹老等人并不认识,询问孙殿英,他说是从东陵中盗出来的,是三国时期赵云的青釭剑。

这把剑当时并不是孙殿英拿着,而是由他的侍卫背着,就像古代的剑客一样。对于这把宝剑来历,有人说是乾隆的九龙宝剑,有人说是赵云的青釭剑,对此专家表示,关于九龙宝剑记载比较明确,被孙殿英盗出后,辗转为戴笠所得,1946年又随葬进了戴笠的墓中。

而青釭剑历史上并无记载随葬清东陵,所以专家推断,应该是孙殿英将它说成是赵云的青釭剑,至于原因不得而知,但这把剑应该来历不凡,不然孙殿英也不会20余年一直将它带在身边。

事后,金条和宝剑都被送到了野战军后方部门,至于最终的下落则早已无从查找,至于那把宝剑也下落不明,成了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