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吃货,俗话也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而吃得饱,穿得暖,更是很多老一辈人的心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很多人不再为吃不饱而过于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吃得少,吃得有营养,却越来越受人推崇,但是在饮食健康问题上,到底怎么吃才健康,吃多少才有利于身体健康,似乎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而网上流传,吃得越饱,寿命越短!那么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是不是伪科学?

《自然》上的研究表明,吃得越饱,死得越早!

《自然》上的研究表明,吃得越饱,死得越早!

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曾经发表过一篇相关的研究,这项研究是以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将800只小鼠分为两组,一组在24个月大的时候开始限制小鼠的饮食,另一组小鼠则可随意进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发现,限制进食确实对小鼠的健康有好处,但是改为随意饮食之后,小鼠的死亡率却大大的增加了。因此,这项研究也表明,想要获得更长的寿命,就要长期地控制饮食,而且控制饮食的时间越早,对健康越有好处,越能增加寿命的长度!

饮食结构也影响着人的寿命

饮食结构也影响着人的寿命

饮食量的多少,已经被证实会影响一个人的寿命,除此之外,饮食结构的优良与否也影响着人的寿命。根据《柳叶刀》发表的文章表明,在全球,因为不良的饮食结构而死亡的病例中,50%以上都和三个不良的饮食因素有关,第一,高盐饮食,约有300万例;第二,全谷类摄入不足,约有300万例;第三,水果摄入不足,约为200万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全球20%的死亡病例和饮食结构有关,在中国,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因为研究表明,因为不良饮食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一位!人人都知道饮食对于身体健康、寿命至关重要,但是人们饮食不健康的程度,似乎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尤其是含致癌物、高糖、高盐的食物摄入过多,水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得过少!

如何优化饮食,延长寿命?

如何优化饮食,延长寿命?

想要有一个健康长寿的好身体,最简单,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就是从饮食着手,健康饮食,优化膳食结构,才是身体健康长寿的基石。

01 钟南山院士告诉我们说:不要吃得太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南山院士在分享自己保养身体秘诀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一定不要吃得太饱,而且权威的杂志也给出了研究结果,吃得太饱确实会缩短寿命。可见过量饮食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有着严重的危害,所以一日三餐,遵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原则即可,但不可过饱,当肚子感觉到饱之后,就要立即停止进食了,避免损害身体健康!

02 远离酒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研究表明,酒精的安全量为0,也就是说只要摄入酒精,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而长期少量或者大量饮酒,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消化道疾病的概率,进而损害健康,缩短寿命。因此,生活中要尽量地远离酒精!

03 避免高盐、高糖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膳食营养宝塔,盐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不超过6g,糖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不超过25g,而糖、盐的过多摄入,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人的寿命!

04 多吃鱼肉,少吃红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红肉就是牛肉、猪肉、羊肉等,这些肉类对身体也有好处,但是不要多吃,因为多吃导致肥胖,增加患病的概率。因此生活中可以用鱼肉来适当地代替它们,以确保肉类的合理摄入,而且鱼肉脂肪含量低,蛋白含量高,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常吃有益于身体健康!

05 增加摄入食物的多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的多样性对于健康也至关重要,但是生活中,很多人的饮食过于单一,且多以主食、肉类为主,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坚果、蛋类、奶类等食物摄入不足,这样会导致人体的营养失衡,增加患病的风险。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膳食营养要全面、均衡,每天最好可以摄入12种食物,每周最好摄入25种左右的食物,还要减少加工类、腌制类食物的摄入,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身体健康,延长人的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饮食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饮食的量,还是饮食结构的简单或是多样,都对人的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饮食量过多,吃得太饱,饮食过于单一,长期高盐、高糖饮食,都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缩短人的寿命。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优化,注重膳食的营养、全面、多样、均衡,不可吃得过饱。做到这些,再配合适当的运动,充足的休息,可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延长人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