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艺术家娄德平先生新诗集汉俳中日文对照版《故乡月》(故鄉の月)正式出版发行,该诗集选录娄德平先生汉俳诗100首,这也是娄德平先生在国内外已经出版的第四十八本俳句•诗集著作。

该书由中国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先生作序,颜海峰、赵海涛共同策划主编,日文专家籠川 可奈子、笼川 可奈子共同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集《故鄉の月》序

我主持的杂志《人民中国》上几年前开辟了俳句汉译的栏目,得到了德平先生的注意。一日德平先生来杂志社登门拜访,带来了好大一摞他创作的诗集。定睛看去,令我惊愕:德平先生所有的诗句都是按照五、七、五的汉俳风格创作的。作品数量庞大,构思奇特,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尤其令我吃惊的是,德平先生的汉俳风格诗句其实都是自由体的诗文。这在我所见到的汉俳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汉俳兴起于80年代,时值中日人文交流的蜜月期间,赵朴初、林林、刘德有等诸位中日交流先贤,得中华诗词小令真义,受日本五、七、五格式俳句启发,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胸怀,创立了五、七、五字的汉派格式。这种诗词小品短小精干,为中日文人雅客即兴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在我看来,这是中华诗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与发展,在微传播时代,我戏称汉俳做“微词”。因为许多汉俳爱好者已经不仅局限于当年中日交流的初衷,更是在生活节奏紧凑的今天,用精干的短诗形式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感受。

另一方面,日本的俳句近年来国际化的趋势也愈发加速,其短小且富有余白的表达形式在欧美国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拥趸。日本积极推进申请俳句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这应该说是日本文化走出去的一大成功。不过,从文明互鉴与交融的规律来看,一种文化形式的国际化,必然朝本土化的方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汉俳已经成为独立于俳句之外的一种中国化短诗表达形式。因此在小令风格格律短诗的基础之上进而发展出自由体的汉俳形式短诗当然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平先生的汉俳诗集正可谓独辟蹊径地完成了对传统汉俳的创新,且一发而不可收,留下了海量的作品,并在多个国家以多文种翻译出版,推动了汉俳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和德平先生以往的诗作集一样,汉俳诗句集《故乡》延续着以往作品的奔放诙谐风格,并有新的发展创新。诗人的赤子之情跃然于每个诗句作品当中,引人共鸣。作品中充满诗人生动的想象,而且像现代绘画一样色彩丰富。诗篇取材于现实生活所感,反映了诗人的嬉笑怒骂,不受呆板的形式约束,自由奔放,直抒胸臆,读起来畅快淋漓,比起传统的汉俳特别是日本的俳句,更多了一些灵动与情感色彩,在俳句大家族中焕发着独有的异彩,令人不忍掩卷。祝愿德平先生在汉俳的探索与创新中不断攀登新高峰,达到新境界。(王众一 写于北京山水窟 )

作者/王众一: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中国世界電影学会理事、中国電影家協会会員。译本中有“日本电影100年”等。他擅长诗词创作,创作了大量的汉俳、对中国的汉俳和日本的俳句有着广泛的独特的研究成果。

编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