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文件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三个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硬要求。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取得实效,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在乡村建设行动中找准党建工作的三个“基本点”,确保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要找准“组织建设”这个支撑点,打造基层支部“新风貌”。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去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可能止步“最后一公里”。想必大家都能明显感觉到,通过几年来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锤炼,大部分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显著提升,但仍存在少部分工作推进慢、效果差、能力不足的“软弱涣散”党组织。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通过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组织建设、信访维稳、环境整治等各个环节,坚持不设比例、应排尽排、整顿到位的原则,以不留余地、不留死角的决心,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把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战斗堡垒”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示范带动党员和村级各类组织主动在乡村振兴一线争先进、做示范,实现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要把牢“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点,展现干部队伍“新作为”。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实施方案》对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提出了具体要求。乡村两级换届已经过去一整年,工作队也在村工作快一年,组织部门要通过开展换届后乡村班子政治建设大调研、定期督导检查驻村工作等方式,近距离全方面了解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实绩,及时把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能力素质不适应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清除替换出去。同时要在教育管理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上下足功夫,坚持贴合实际、务求实效,重点对党的方针政策、党建业务、项目规划、致富本领等方面进行培训,着力提升乡村振兴“领路人”“领头雁”“强援队”在政策落实、产业谋划和带富上的能力水平。

三要踏实“产业发展”这个着力点,开创集体经济“新局面”。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一方面要理清发展思路,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培育产业发展方向,探索“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旅则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综合运用财政扶持、集体入股、市场运营等方式,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致富模式,在逐步做强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基础上,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做到连点成线、以线及面,实现点上突破、面上提升,加快构建新型乡村产业体系,全面开创乡镇有亮点、各村有特色、整体有提升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局面。

(湖南省绥宁县商务局:李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