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冷香本是滇南、滇西南的主要味型,热带的气候造就了这种独有风味,各种各样的撒撇、喃咪、剁生、凉拌、舂菜、酸笋,外地人吃三天就怕,本地人却天天离不开,街边的凉拌木瓜、各种舂菜,就是突出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沧

临沧

  • 鸡肉烂饭

佤族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是佤族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其做法主要分为手撕鸡肉栏饭和刀砍鸡肉烂饭两种。取鲜嫩乌骨子鸡切块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红茶烧肉

临沧沧源的一道特色美食,融合了茶之清香和肉之美味,肥而不腻,香浓可口,是独具风味之佳肴。红茶烧肉,所有原料之一是五花肉,说起五花肉,很多人嫌它油腻,尤其是想减肥的人,碰都不敢碰,但是它跟红茶完美地融合后,可以去油腻,成为一道美味健康的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耿马毫崩

它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色小吃。“毫崩”就是油炸米花糖。傣族制作的毫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既是茶余饭后的食品,又是款待宾客的美味佳肴,还是教徒们的拜佛贡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凤庆腊肉

腊肉是很多地方都有的美味,而其中最具独特风味的是凤庆腊肉。凤庆腊肉味道浓香爽口,尤其是猪腿肉,比外地其它的烟熏肉要好吃得多,可以说是临沧市凤庆县的特产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宏

德宏

  • 撒苤

撒苤,德宏最出名的风味美食之一,将牛、猪等生肉、熟肉拌苦水(苦肠制作)或柠檬水做成调料,用烤熟的肉、野菜和 凉米线蘸着吃,因此,有人又称撒苤为德宏的过桥米线。由于撒苤的制作方法费时费工,故为典型的功夫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牛干巴

干巴,传说是马帮的产物,不过时至上世纪8、90年代,已是本地人和外地朋友在德宏必吃的美食。而且腌制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腌制方法就是不同的口感。譬如油炸干巴,火烤干巴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鬼鸡

景颇族有杀鸡祭鬼的习俗,“鬼鸡”就是供祭献鬼后,景颇族人将煮熟的鸡撕碎,在野外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柠檬叶等相关配料,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肉细嫩鲜美,味道口感让人十分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竹筒菜

竹筒是景颇族人在家里、野外做菜离不开的天然厨具,可以说用竹筒做菜就是景颇人的拿手绝活。以鲜竹筒代锅,鲜竹之清香和食物本身的鲜味为一体,使菜品更加鲜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最中意的食品。吃时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由此而得名“过手米线”。倘若有野味(蚂蚁蛋、蜂蛹等)制成的拌料,那味道则更是鲜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甩粑粑

甩粑粑源自东南亚热带国家,各地有各地的叫法,在印度叫做加巴地,在泰国叫做巴拉达,而在大部分地区人们都亲切形象的叫它甩粑粑或印度飞饼。在德宏许多傣味的早点摊或是一些街头,都可以看到甩粑粑的身影,色泽金黄,质地松脆,味道香甜,嚼过之后,齿颊留芳,是非常不错的地道的美食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到这啦,更多滇西南美食,我们下篇见。

(图文综合整理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章来源56文化网,文章编号:48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