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同奏和谐曲 携手追梦谱新篇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综述

记者:姜国春

这里,各族儿女不分你我、相亲相爱,携手共绘民族团结之圆。

这里,各族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连心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这里是阿坝,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最大的羌族聚居区,自古就是民族走廊、治藏依托,素有“民族文化大走廊”“露天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一部阿坝史,就是一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进步史。5000多年前的人类活动、河曲江源、蚕丛大禹,孕育了古蜀文明的曙光;营盘山、刘家寨等古文化遗址,印证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在这里交融互动。建州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各族人民携手并肩、风雨同舟,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辉煌篇章。

凝心聚力 共绘团结好愿景

4月26日,清华大学、壤塘县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签订了《清华大学·壤塘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实践示范区合作协议》,确定了清华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落成。

双方将借助已有的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清华大学每年定期接受壤塘的干部学习培训,并适时派专家、学者赴壤塘开展专题讲座,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及乡村振兴建设等工作。

壤塘县和清华大学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实习基地,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牢牢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立“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新目标,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为核心主干,全力以赴深化创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19年12月9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标志着“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首战告捷。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功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工作力度不减,措施不软,进一步强化学习研究,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在巩固创建成果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拓展,为服务四川省发展稳定大局贡献阿坝力量,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共绘团结好愿景。截至目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7个、教育基地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59个、教育基地4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区(单位)2039个,教育基地18个;619个集体和2277名个人受到国家和省州表彰表扬。

“两联一进” 架起干群“连心桥”

“云吉大妈的儿子腰部受伤后失去了劳动能力,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儿子出去治病,我们也会争取资金帮助他们去看病。”阿坝县妇联干部措斯基正忙着走访新对接的8户联户,现在的她又多了一份牵挂。

让措斯基深深牵挂的还有一个名叫桑准的小女孩,桑准和措斯基的故事在阿坝已是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2018年10月,措斯基到阿坝县洛尔达乡(现安羌镇)学尔沟村走访贫困户,在一位老奶奶家见到了双侧唇裂的桑准,其父母因家庭经济困难没钱为桑准治疗,措斯基了解情况后心痛不已。于是,措斯基主动认亲,帮桑准申请到了嫣然基金,在和丈夫商量后,措斯基拿出家里的积蓄,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和桑准前往成都治疗。通过两次历时47天的治疗,小桑准重获新生。

措斯基只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性常态化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3.5万名党员干部与19.7万户农牧民群众、292座宗教活动场所、近1.8万名宗教教职人员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凝聚起强大发展合力,画出团结向上同心圆,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联一进’架起了干群‘连心桥’,我们就像亲人一样,干部及时解决了我们的困难,送来了温暖。”阿坝县各莫镇居民参木戈动情地说。

“各族群众亲如一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民族家庭随处可见。”

“千百年来,各族群众在阿坝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创造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多彩文化,演绎着民族之间相亲相爱、团结进步的动人故事。”

在阿坝,来自各族各界的群众代表无不将民族团结进步挂在嘴边,无不表达出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赞赏。

“两联一进”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各民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是实现中国梦的根基所在,更是实现阿坝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所在。

致力发展 进步之果结满园

初夏时节,走进九寨沟县黑河镇七里村,一片2亩多的樱桃树地里,村民赵冬建正忙碌着,在他看来,打理好樱桃树,不仅果子能卖钱,还能吸引游客。

2011年,七里村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统一规划,全面封山育林,发展甜樱桃和核桃种植,短短几年,七里村就获得了“甜樱桃全国绿色食品认证”“第八届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2020年十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荣誉。

依托樱桃花期和采摘季,采摘体验、民宿等乡村旅游逐渐火热起来,这也为七里村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马尔康市梭磨乡毛木初村村口,一副横批为“藏汉情缘”的对联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家园。

曾经,毛木初村民为谋生,大多外出务工;如今,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创业。目前,毛木初村已形成了户户有产业、户户有固定收入渠道的产业体系,村美民富逐步成为现实。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2021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9.6亿元,是1953年建州之初的187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46万元。

放眼奋进中的阿坝,振奋人心的数据和成果写入“成绩单”,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经济增效、山川增绿、群众增收的新阿坝正在新的征程上扬帆起航。

今天的阿坝日新月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常联常亲,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卷心菜一样越裹越紧,像酥油糌粑一样越揉越融合在一起。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8.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阿坝各族儿女在建设共同幸福美好家园的征途上,正深刻解答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的伟大命题。

(来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市场新观察 3613378752#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