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贵人小产后,深居简出的端妃主动拜访甄嬛。

这很反常。

因为端妃对甄嬛说过,两人不要走得太近。

端妃主动拜访甄嬛,因为她有个不得不做的理由——利用甄嬛,搞曹琴默。

或许你会奇怪,富察贵人小产,皇后是元凶,为何端妃能通过这件事搞曹琴默

毕竟端妃根本没有上帝视角,她不知道富察贵人摔倒后,曹琴默暗中推了甄嬛。

我复盘端妃和甄嬛的谈话,不得不赞叹端妃的口才一流。

端妃问甄嬛,作为一只被调教过的猫,松子怎么突然发狂?

即便猫会发春,松子又为何只扑向富察贵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提到松子了,甄嬛应该能得出结论了吧——皇后是元凶。

然而,她没有听出端妃的弦外之音。

其实,端妃也根本不想说,她下面的话暴露了找甄嬛的真正目的。

端妃说说富察贵人因为怀孕遭祸,现在你也怀孕了,也很容易遭此横祸。

甄嬛非常感谢。

端妃再接再厉,说出这样一句话,“我既然说了,那我就再多说一句,曹琴默是比华妃更难缠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妃的话信息量有点大,我总觉得甄嬛被端妃说蒙了。

我们有上帝视角,知道端妃的弦外之音,既暗示皇后害富察贵人小产,又能让甄嬛提防华妃和曹琴默。

站在甄嬛的视角,端妃的话成了你想要保护好孩子,要提防华妃和曹琴默,尤其是曹琴默。

同样一句话,视角不同理解也不一样,这不是《甄嬛传》的最后一次。

安陵容临终前告诉甄嬛,“皇后杀了皇后”,本意是宜修杀了纯元,而甄嬛却理解为“你替我杀了皇后”。

端妃开头说富察贵人小产门,最后着重强调华妃和琴默,就是在引导甄嬛得出错误的结论。

这个帽子戏法,妙得我想鞠躬。

事实上,和端妃交流完,甄嬛根本没有意识到决定她腹中胎儿命运的不是华妃曹琴默,而是皇后。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甄嬛都是皇后党,将华妃和曹琴默视为头号敌人。

理由如下,同样在第26集,雍正帝陪甄嬛睡,甄嬛还对他说,这是陪皇后过夜的日子,让雍正去皇后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甄嬛并非绿茶,她确实在为皇后考虑。

甄嬛是一个懂得互利共赢的人,她只有把皇后当自己人,才会催促皇帝去皇后那里。

而后,甄嬛去太后那里商议封嫔吉服的事,皇后开始给甄嬛挖坑,声称甄嬛的册封吉服来不及赶制,用敬妃封嫔时的吉服。

我们知道,皇后说来不及赶至吉服,就是在向甄嬛传递信息,可以穿同等级别的吉服晋封。这也为后来的纯元故衣事件埋伏笔。

但凡此时的甄嬛觉察到皇后是坏人,她都会对皇后的言行提高警惕。

端妃没有明确指出皇后是坏人,可见她的真正目的借题发挥,就是让甄嬛集中火力对付华妃和曹琴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端妃的腹黑。

这里面有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为何端妃要搞曹琴默?

原因很简单,她想取代曹琴默,给温宜公主当妈。

我曾经分析过端妃第一次露面的场景,当众给温宜送生日礼物。仅凭这个细节,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端妃才是曹琴默最大的敌人。

华妃只是把曹琴默当工具人,端妃想要曹琴默死。

端妃上来就给温宜公主送大礼,把自己陪嫁时的项圈当生日礼物。雍正都觉得,温宜公主还小,这个礼物太贵重了。

大家请注意曹贵人的反应——喜不自胜。

曹贵人没有看出端妃已经盯上了她的温宜公主。她始终没有想明白,皇帝不止温宜公主一个孩子,凭什么端妃只对温宜公主好?

原因只有一个,端妃想给温宜公主当后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妃利用甄嬛搞曹琴默,足以看出她是一个非比寻常的狠人。

端妃的奇怪是,她和大多数人的逻辑不一样。

大多数嫔妃的价值观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端妃就不一样了,她是“谁对我有利,我就搞谁”。

华妃一直踩在端妃头上,但是端妃始终没有对华妃主动出击——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看看华妃失势后,她有没有对华妃落井下石?

端妃根本没有那种心思。

即便华妃被赐死,去见华妃的是甄嬛,而不是端妃。

这些年,华妃一直踩在端妃头上,但是端妃的心思大多放在曹贵人身上。把温宜公主搞到手,才是端妃最想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妃必须死,是甄嬛和沈眉庄想要的结果,而不是端妃想要的结果。

这是端妃最奇怪的地方,她缺少复仇的概念,只是一个纯粹的利益驱动者。她擅长权衡利弊,始终考虑做什么事对自己最有利。

后宫嫔妃换了一茬又一茬 ,端妃只会和甄嬛做朋友。

看起来很正常,其实这很不正常。

无论是前期的安陵容、还是淳儿,她们与甄嬛做朋友,情感逻辑是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好。

端妃不一样,端妃是谁对我有利,我就对谁好。

因为强调朋友间的利益至上,注定和端妃成为队友的门槛特别高。

剧情也早就暗示,端妃第一次见甄嬛,她就提前做好了背景调查。

如果你刷剧很仔细,你会发现,温宜公主生日那天,端妃和甄嬛的服饰特别相似。

一个是位高权重的妃位,一个是风头正健的嫔位,阶层不同,服饰却相似。

端妃为了取悦甄嬛,真是下足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