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31日),国内成品油价迎来年内第9次上涨。

还记得2008年油价大涨吗?后来反复出现的诸如下面这样的试题,或许能唤起那段往事:

“2008年6月20日,我国成品油价格又大幅上涨,汽柴油分别涨价1000元/吨。这再次表明能源问题日趋严重。国家财政为有效缓解成品油调价对部分困难群众和社会公益性行业的增支压力,大幅减少了原来对石油企业的补贴,增加了对公益事业行业和困难群体的补贴。如对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15元、农村增加10元,对种粮农民每亩又增加了5元补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这道试题里的信息量还是比较丰富的,比如加大了对困难群体的补贴,等等。

当时涨价的背景,是2007年10月以后,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严重。2008年上半年,受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奥运前期效应等影响,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4%,拉动各行业尤其是汽车快速发展。

当时涨价的时点,是国际油价逼近140美元/桶,而且是在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出席中美战略对话时“要慎重涨价”的讲话之后——张晓强表示“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措施”。

因此这次涨价远超预期,既在奥运会召开之前,而且幅度也是最高。但调价后的中国成品油价格平均仍比国际价格低30%左右。

2008年6月20日大涨后的油价是多少呢?90#汽油、0#柴油零售中准价调整幅度均超过16%,达到6980元/吨、6520元/吨

2022年5月31日,国内油价迎来年内第9次上涨。这次涨价的时点,是国际油价逼近117美元/桶。涨价后的油价(北京地区),汽油(标准品)、柴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分别为11225元/吨、10135元/吨。而且涨价后,未见到对困难群体补贴的新闻。

所以有网友吐槽:“2008年国际油价是147美元,而国内油价是6.3元;2020年4月国际油价最低跌破7美元,而国内油价是5.5元;此番国际油价是114美元,国内油价已迈过9元。是桶贵了吗?

咋说呢?

2009年5月7日之前,国内执行的是旧的定价机制,这种定价机制未能完全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之后,执行的则是新的定价机制,这种机制基本上做到与国际油价同步。即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2013年3月26日进一步完善机制,将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旧的定价机制有益于国内企业和民众,让老百姓在高油价的情况下享受相对较低的汽柴油价格。以97#汽油为例,国际油价在147美元/桶时,经过换算,97#汽油的价格理应在7.8元左右。但当时国内的97#汽油的价格在6.6元/升左右。

新的定价机制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央企。2008年一季报,中国石化净利润为67.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78%;如果除去74亿元的财政补贴,实际亏损约7亿元。而中石油净利润265.19亿元,同比下降28.6%。

2022年一季报呢?中石油扣非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42%。中国石化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4.5亿元,同比增长27%。

业内预测,原油价格中枢仍将维持高位,各油品价格或出现超预期飙涨,而目前市场对这一关键超预期情景缺乏认知。在下游炼化业绩或出现超预期的情景下,股神巴菲特的能源股持仓结构也并非单纯持有上游资源,而是有部分下游炼化权益头寸,这一点值得参考。(至于其中新的估值逻辑,本号已在2021-10-09一文中写过,参见“延伸阅读”)

那么,看着油价易涨难跌的样子,又能咋办呢?

所以又有网友调侃:“要不让国际油价涨到130美元以上,就不要再下来了吧?这样国内也省得折腾。”

这个说法源于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