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将迎“期中考”》
“学院在项目推进中也有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与咨询的经历,因为第三方可以站在更为客观、理性的视角,用更先进的工具,审视学校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成果。所以,我们相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也同样是促进和提高专业群建设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的关键之年。据悉,部分“双高”院校已经完成了自评和专家评议两个评价阶段。教育部的评价工作也将在2022年展开。
作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入选高水平专业群。经过近四年的建设,该专业群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学校在对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方面采取了哪些方法?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特邀该校“双高”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学院党委委员、主管教学工作副院长高连生,“双高”建设推进办主任、教务处处长田阿丽,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支部书记朱晓晨围绕相关话题进行分享。
学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还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首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该专业群建设情况如何?
高连生:进入“双高”专业群建设期以来,学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立足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定位服务于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依托集团化办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社会服务能力拓展,制订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建设任务,总体目标按照建设方案及任务书设定有序落实。
田阿丽: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在市交通委指导下,解构专业群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特征,紧跟“智慧城轨”发展新业态及岗位融合变迁趋势,完成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确立了轨道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特征在于企业主导,校企双元协同育人,工学结合、育训合一、线上线下融合,以实现学生素质、技能、学历、职务全面提升。为满足职业教育体系化培养,学校从专业群角度构建“模块化”课程和“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行“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一体化培养。
朱晓晨:在专业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建设逻辑缜密,积极对接企业岗位要求,调研、论证、分析等过程科学合理。作为城轨专指委主任单位,受教育部委托,学校带领多所院校完成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并形成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此外,学校组织了教育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目录调整以及中职、高职教学标准修订和职业本科简介工作,同时牵头全国“澳大利亚能力教学法与课程开发培训”师资培训班组建并推进专业群课程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
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依托专业群现有国内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与北京地铁、京港地铁、轨道运营公司、北京交控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加强企业技术服务、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支撑科研创新、开放资源共享和国赛引领辐射等目标,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的研讨和规划工作。此外,学校完成共享型实训基地和全自动运行实训平台的目标、标准、建设内容的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可实施、贴合轨道交通前沿技术需求的建设规划方案,通过专家审定,并申报市财政专项。
在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学校通过引进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与行业企业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通机制,聘请6名企业大师担任专业带头人,2021年被评为教育部第二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目前,专业群专任教师核心团队48人,全部具备双师素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超90%,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超80%,学校还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0余人。专任教师还会轮岗赴企业顶岗实践,负责专业建设、标准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与实践、课程改革建设项目等内容。
“双高计划”对专业群建设提出了“动态管理、持续改进”的要求。学校怎样保证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
高连生:为保证专业群可持续发展,学校搭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咨询工作组、项目建设工作组等组织机构,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作用。同时,利用多元参与、共建机制,针对专业群建设总体规划、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平台搭建、实训基地建设、质量标准体系等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指导工作。此外,学校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协同机制的构建与落实,实现专业群建设工作有序、高效推进,按时完成各项建设目标。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否对内部质保体系提出了要求,学校如何优化质保体系以满足需求?
高连生:质保体系建设是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有效保障。在此方面,学校健全专业群建设诊断与改进机制,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践条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等开展诊断分析与改进;充分发挥专业群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外校专家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专业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标准、师资建设规划和师资准入标准等工作,实现高水平引领;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机制,开展岗位适应性调查研究,并建立反馈机制;持续健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促进质量保证工作常态化。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对开展绩效评价提出了要求,那么学校如何评价专业群的建设成效?
田阿丽:首先,学校深入学习和理解教育部关于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导向性指标,确保专业群建设方向正确,并与行业、企业需求和发展相一致。其次,对照“指标体系”构建专业群建设数据报表,尽可能把建设成果以数据或案例呈现,同时参考绩效指标要求,形成定量和定性的结果。最后,积极调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及多方资源参与评价活动,对专业群建设成效开展诊断,指出问题,为下一步诊改打下扎实基础。
学校与麦可思合作了生源质量、学生工作、毕业生短期发展、中期发展以及用人单位等一系列评价项目。学校希望来自第三方的评价对专业群建设发挥哪些作用?
田阿丽:学院在项目推进中也有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与咨询的经历,因为第三方可以站在更为客观、理性的视角,用更先进的工具,审视学校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成果。所以,我们相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也同样是促进和提高专业群建设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希望第三方机构可以深入解读相关政策,协助学校开展评价工作,同时与学校的工作团队共同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为提炼典型工作案例、完成绩效填报和分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 | 麦可思 王捷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傅业洋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01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前请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