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揭秘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阿昔洛韦+哌替啶

联用建议

一份单独的报告描述了与使用高剂量阿昔洛韦相关的哌替啶毒性。

相关临床研究结果

1例霍奇金病男性患者接受高剂量静脉注射阿昔洛韦治疗局部带状疱疹,并接受哌替啶、口服美沙酮和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肌肉注射治疗。第2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随后出现构音障碍嗜睡共济失调

尽管进行了积极治疗,但患者后来仍死亡。由此得出结论,一些不良反应是由于去甲哌替啶蓄积引起的哌替啶毒性所致,与阿昔洛韦引起的肾损伤有关[1]。

哌替啶的美国生产商称,阿昔洛韦可增加哌替啶及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血浆浓度,因此两种药物合用时应谨慎[2]。

阿昔洛韦+抗癫痫药

联用建议

个别报告描述了2名儿童接受阿昔洛韦后苯妥英和丙戊酸盐水平显著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增加

相关临床研究结果

1例7岁男孩癫痫患者服用苯妥英丙戊酸盐和硝西泮,每日口服阿昔洛韦1g,持续6天。4天后,血苯妥英浓度从17μg/mL下降至5μg/mL,丙戊酸盐血药谷浓度同样从32μg/mL下降至22μg/mL。

当阿昔洛韦停药后,两种抗癫痫药的血浆水平在3-6天内升高。在抗癫痫水平重新稳定期间,癫痫发作频率显著增加,脑电图(EEG)恶化。

这种明显的相互作用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报告的作者认为,阿昔洛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这些抗癫痫药的吸收水平[3]。在另一例中报告了儿童服用阿昔洛韦治疗期间苯妥英和丙戊酸盐水平降低[4]。

阿昔洛韦+碳酸锂

联用建议

一份单独的病例报告描述了高剂量静脉注射阿昔洛韦引起的锂毒性。

相关临床研究结果

1例42岁的女性患者,每日2次,每次服用碳酸锂450mg,在开始静脉注射阿昔洛韦10mg/kg治疗后6天出现锂中毒的症状,每8小时给药1次,用于治疗化疗后的严重带状疱疹感染。血清锂水平升高4倍,达到3.4mmol/L。

这似乎是这一相互作用的首次也是唯一的报道,但应谨慎监测锂中毒的症状,如果对任何患者静脉给予高剂量阿昔洛韦,应考虑监测锂水平。报告建议每隔2天或3天测量一次锂水平[5]。

更多科里热门药,哪里学?

刚入科的你,想掌握科里常用药物哪里看?哪些情况需要调整剂量?首次使用要不要加倍?溶媒到底用盐配还是糖配......

作为科里的老手,注射剂、片剂用药有何不同?国外用法有哪些可以借鉴?药物过量如何从容应对?面对入科新人,如何优雅地甩一个链接让小白去学习用药知识?

你想要的用药干货

医生站“用药搭不搭”专栏都有

1.扫码下方二维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打开医生站App点击专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在精品专栏里找到用药搭不搭

关注专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订阅专栏,每天读篇热搜药!

下载医生站App,随时随地订阅啦~

参考文献:

[1]Johnson R,Douglas J,Corey L,Krasney H.Adverse effects with acyclovir and meperidine.Ann Intern Med(1985)103,962–3.

[2]Demerol(Meperidine hydrochloride).Sanofi-Aventis US LLC.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October 2008.

[3]Parmeggiani A,Riva R,Posar A,Rossi PG.Possible interaction between acyclovir and antiepileptictreatment.Ther Drug Monit(1995)17,312–15.

[4]Iglesias Iglesias A-A,Ortega García MP,Guevara Serrano J.Disminución de la concentraciónsérica de antiepilépticos durante el tratamiento con aciclovir.Med Clin(Barc)(2005)124,355–6.

[5]Sylvester RK,Leitch J,Granum C.Does acyclovir increase serum lithium levels?Pharmacotherapy(1996)16,466–8.

大家还想看哪些药物相互作用?欢迎留言告诉界小药哦~

本文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本文作者:界小药 责任编辑:京京

更多药物相互作用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