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荒漠震颤不止,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而起,试验场内的一切顷刻间化为乌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历史上这一个伟大的时刻,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

只是或许没有一个人知道科学家们为什么会把爆炸地点选在这个中国西部的干涸湖泊上吧!

其实早在公元前330年,罗布泊就已经存在,而且此时的它为多水汇集之湖,丝毫没有干涸的迹象。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汉朝时期在罗布泊的西北侧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居民大都沿罗布泊周边居住,他们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也都是就地取用,从来不需要为此烦恼。

更神奇的是,楼兰王国没有一个居民以种地或者养牲畜为生,他们唯一的食物就是罗布泊中的小鱼。

所以楼兰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但也正是因为鱼中有丰富的营养,所以他们这个民族的很多人都很长寿。

除此以外,罗布泊还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甚至连出使西域的张骞都对这片宝地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正是因为此事,罗布泊两岸的居民一直在不断增多,用水量自然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罗布泊中的小鱼已经不能满足居民们的需求,他们不得不为了生计去开发农田。

随着时间的流逝,湖泊中的水资源基本上全都被居民们引去灌溉了农田,罗布泊的水位也在一天天的降低。

直到公元前630年,罗布泊西部的楼兰王国忽然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一片废墟静立在沙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奇怪的现象引发了后人们的不少遐想,毕竟谁也没有想到昔日那个盛极一时的楼兰王国竟然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不过罗布泊的干涸并没有因为楼兰王国的消失而终止。

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罗布泊植被迅速退化,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便完全干涸。

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件事,只是时不时地会有人把罗布泊的干涸与楼兰王国的消失联系在一起,甚至还借此推断出一些神秘的传说。

直到20世纪50年代,罗布泊用自己的“实力”成功被确定为核试验基地,再创了往日的辉煌。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所有的基础设施都百废待兴,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由于没有研究出核武器陷入在无尽的恐惧之中。

终于在1955年1月15日,中国开始了研制核武器的艰巨又伟大的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研制核武器不仅要从零开始造出原子弹,而且这颗原子弹还必须炸响才算成功。

所以在核武器刚刚开始研制的时候,中方就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前期原子弹试验场的选址工作。

在勘察过多个地区后,苏联专家建议把核试验场地设在敦煌西北地区,只是在时任国防部部长彭德怀的再次勘察下,这个建议被否决了。

因为敦煌西北地区离莫高窟实在是太近了,如果因为核武器试爆导致这份世界级遗产受损,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没有办法,工作人员只能再次进入选址工作,几番周折之后,他们选中了新疆东南部的罗布泊。

虽然此时的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涸,但是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竟然在这附近发现了一片清冽的湖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惊喜的意外发现,让选址的工作人员不禁喜出望外,这无疑就是理想的原子弹试验场基地——

地广人稀,远离城镇,关键是还有水源。

来不及犹豫,他们当下便把申请此地作为原子弹试验场的基地报备给了国家,一个月后便收到了回复。

1959年6月13日,原子弹实验场基地之马兰基地便正式成立。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便在罗布泊荒漠附近爆炸成功,这对我国的历史也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

也是因为此次事件,让更多的人记住了马兰基地,也记住了罗布泊这个神奇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随着对罗布泊的深入了解,在它背后那些诡异的事情也被人一件件地找了出来。

抛开楼兰古国的忽然消失不说,光罗布泊的外形就已经让人匪夷所思,因为它从高空望去非常像一个人耳。

也是因为这个独一无二的特点,罗布泊甚至还一度被誉为“地球之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关于这个耳朵之谜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观点,科学家们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争论不已。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有无数的探险家们纷至沓来,只是结果都不是很乐观,甚至还不断发生很多不吉利的事。

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架从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最后竟然在罗布泊东部找到了它的踪迹,随行的机组人员和乘客们自然早已经无人生还。

此事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这架飞机的原本航线并不经过罗布泊,可最终为何在这里坠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这些事与罗布泊的再现湖泊相比恐怕是不值一提。

或许有很多人对钾盐矿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是如果大家知道它广泛的用途之后便会明白其重要性。

钾盐矿主要用于工业材料和农业化肥,不过世界上几乎把所有的钾肥都用在了肥料上,工业上相对来说少之又少。

由此可见钾盐与我们的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更何况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钾盐肥料更是必不可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钾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其一就在于可以提高抗逆性,因为钾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从而防止植物的枯萎。

其二是对农作物的高产和稳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比如对于玉米来说,施用钾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茎秆的质量,防止出现倒伏现象。

不仅如此,钾肥大都能溶于水,一旦随着灌溉流入农田便会很快产生肥效,而且还能快速被土壤吸收,不易流失。

与此同时,如果农作物缺钾,则会导致叶缘出现坏死斑点,从下部老叶一直到叶尖逐渐变黄,直至枯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钾肥对我们的农业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不过钾盐矿一直都非常稀缺,为此我们国家也经常派遣地质学家们不断的寻找这个物质。

地质学家们的勘察下,他们惊奇地发现罗布泊竟然有着全中国最丰富的钾盐矿藏资源,储量甚至已经超过了2.5亿万吨。

这个发现简直为我国的钾盐矿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是为何会在罗布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地质学家在起初发现罗布泊有丰富的钾盐矿时也非常的惊讶,毕竟这里看起来毫无生机,丝毫不像有这种稀缺资源的样子。

但是在地质学家们的不懈探索下,他们终于发现了罗布泊形成钾盐的原理。

而且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早年期间罗布泊就因为汇集塔里木盆地的众多支流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咸水湖。

再加上周围的石岗岩在几十年的地带运动中不断地渗入了罗布泊内,水中保存的钾元素一直都在增多,而且随着水分的蒸发全都停留在了湖底。

所以在罗布泊逐渐干涸的过程中,大量的钾盐析出地表,自然而然地就被人们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地质学家们便正式开始了对罗布泊钾盐的开采,而且他们在开采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钾盐卤水储蓄池。

这一意外的发现让地质学家们兴奋不已,眼前这一大片钾盐资源已经不单单可以用作农业肥料了。

为了能够让这些钾盐发挥更大的作用,地质学家们又准备把它们提纯加工成可以食用的盐。

由于钾盐通常以卤水的形式深藏在地下,所以想要把钾盐矿开采出来务必要首先将地下含钾卤水抽取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够加急提取钾盐,地质学家们不得不挖出了一个大型的人工湖,专门储存抽出来的地下卤水。

而由于这个人工湖蒸发得较慢,所以久而久之便再现了碧波荡漾的场景,尤其是在周边全是荒漠的情况下显得格外显眼。

这就是曾经的“死亡之海”变成“希望之城”的真实原因。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好奇,既然罗布泊已经出现了湖泊,是否就意味着同时可以再现昔日的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此地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而且常年干旱少雨,环境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与此同时也会有人担心,长时期的开发利用是否会导致罗布泊地质结构的不断塌陷。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早就已经考虑到了,所以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进行有节制的开采,保证不会有第二个楼兰王国的惨剧再度发生!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