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洪洞县在西周时期为杨国,杨侯国,春秋时期为晋所灭,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今日笔者前去范村,敬村等地考察研究了一番。

范村和敬村都在洪洞县的东南部,离县城也就是十多公里的路程,在敬村,我们见到了一位老者,他叫阎思进今年76岁,家里收藏了很多杨侯国出土的文物,有砖瓦石器,还有一块1958年政府立的碑,上面写着当年发掘杨侯国遗址等内容。

老人家领着我们一行人,参观了杨侯国的城池遗址、当年的考古发掘现场,给我们讲起了杨侯国的故事。西周初,周宣王封其子尚父于杨地(今洪洞一带)为侯,称杨侯国。到了春秋前期,晋国的晋武公(公元前715—前677年在位)把杨侯国赐予其少子伯侨。晋武公死后,晋献公(公元前676—前651年在位)继位,取消了杨侯国,把杨侯国的地盘并入羊舌(今山西洪洞、沁县一带)。

在春秋霸主晋文公姬重耳执政时期(公元前636—前621年在位),羊舌家族为晋国重臣之一,也是晋文公政权的核心权力支柱之一,其世家显赫一时。到了公元前515年,晋顷公(公元前525—前512年在位)时,羊舌被分为杨氏县、铜鞮县、平阳县。杨氏县是原杨侯国的地盘,县治在今洪洞县曲亭镇范村,僚安为杨氏县大夫。杨氏县是洪洞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县”的称呼,因而可以说,僚安就是洪洞历史上的第一位县长。战国时期,赵、韩、魏都是主要诸侯国。由于这三个国家是把晋国一分为三,所以历史上又把这三国并称为“三晋”,又因其领土主要都在今山西境内,故“三晋”又是山西的别称。当时,洪洞属于魏国河东地区。赵城先属于韩国管辖,后又归属于赵国。

古杨侯国曾是东周封域(即公元前770年),古城在今县城东南18里的范村,敬村。因杨县地处平阳盆地,南有洪崖,北有古洞,隋义二年(即公元618年)改名为洪洞县。范村古城又名羊舌古城,位于范村东,安乐村西,洪安涧河南岸的台地上。杨侯古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1000米,西南部有长方形向外凸出部分,南北长约180米,东西宽约150米,总面积约133万平方米,为东周和汉代城址。地面现存西城墙、南城墙和东北角、西北角等墙基残段。城墙基宽约12米,墙体夯筑层厚75厘米。

虽然这段历史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是她的历史文化值得研究,对发展当地的旅游有推动的作用。

张旦 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