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已经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毕业后的一种主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想通过提升学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众所周知,近几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是能理解的事,很多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只能先回家待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间接造成了社会上严重的人才堆积,大学生不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发挥出来,更做不到学以致用,也是广大家长最担心的问题。

然而,对于选择考研的大学生来说,最紧要的就是如何获得上岸的机会,面对近457万考生,仅有24%的录取率,让考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考生认为只要考研上岸了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读研才是对考生最大的考验,在这期间,考生不仅要处理好和导师、师哥师姐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如何顺利毕业。

在整个读研过程中,有很多事不是考生个人能左右的,比如关于毕业这件事,很大一部分决定权在导师手中,还有在读研期间,也要承受来自导师的“区别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家境有所不同,读研被导师“区别对待”

有这样一件事,发生在一名正在读研二的吴同学身上,吴同学毕业于一个普通本科院校,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考研,并且通过不懈地努力成功上岸。

和大部分考生一样,吴同学本想着上岸后就万事大吉,直到研二的某一天,因为实验室刚完成一个新课题,为了表示庆祝,同导师的另外一名学生提议大家一起吃个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同学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顿看似简单的饭局,却成了他看清现实的导火索,在饭桌上导师有意无意地提到那名同学,并且全部都是夸奖的话。

但是到了吴同学这里,却又是欲盖弥彰,这样吴同学很是不解,虽然同为导师的学生,但自己平时显然更加勤奋,并且各项能力也非常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导师后面的谈吐间得知,原来导师是看中了另一名学生的家境,以前就大概了解过,那名学生的家里是从商的,听说这次又帮实验室拉来一笔实验经费

怪不得导师有意无意地夸奖那名学生,这顿饭也让吴同学看清,原来在读研期间才是真正的修罗场,导师也会因为家境的好或坏,对学生“区别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分析:

实际上,有很多考生在读研期间,都没有真正想清楚到底为什么读研?只是看着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在备考,害怕自己不考就会被落下。

只有真正处在读研期间,才能意识到读研有很多事情要提前考虑清楚,其中就包括家境对在读研究生的影响,要知道家境是考生没办法改变的,却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会说“好家境”能成为学习的助力?

很多人都会提到好的家境,能成为学习的助力,主要体现在三点原因上:其一,好家境能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毕竟各地的重点学校,是要有学区房才能进的。

而重点学校并不是浪得虚名,绝大多数重点学校的办学资质非常高,并且教资团队也经得起推敲,这也是重点学校往往更容易培养出优等生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好家境也伴随着教育觉悟高,很多好家境的父母,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仅在教育觉悟上非常高,同时也能利用个人阅历、经历,丰富孩子的眼界。

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父母需要扮演的角色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亦师亦友,引导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善于发现他们的天赋,然后将天赋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不会让金钱局限住未来的发展空间,对学生来说很多兴趣爱好的培养,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兴趣特长班一节课下来哪个不是几百元。

现在已经不罕见的钢琴课,尽管已经逐渐普及,却也是按时收费的特长班,并且家长需要投入的教育成本,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结尾:

可能大部分大学生,如果在学习生涯中,遇到因为家境被“区别对待”,心里会受伤或感到非常不平衡,但是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应该逐渐去适应成年世界的人情世故。

很多事成为困惑才会被限制住,如果不去在意这些事,也就没有那么多牵绊,反而会轻松很多,所以,不被困于心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话题:你遇到过因为家境被“区别对待”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