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俄两国联合巡航的结束,美、日等国频繁针对双方关系发声,但一反常态的是,此次扮演“出头鸟”角色的不再是美国。

由此可见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日韩两国的举动,确实稳固了美日韩“小圈子”的同盟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相继出访韩国、日本并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三国首脑举行四方会谈,伴随行程的进展和各类会议的推进,拜登主动造访亚洲的目的也昭然若揭。

其一是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其二就是稳固与日韩两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一直以来日韩两国都是美国在亚洲地区坚实的左膀右臂,是美国与中国博弈的重要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次访问的结果来看,韩国虽然仍旧以积极的态度加入印太经济框架,但并没有想要因此彻底与中国翻脸,依然可以维护与中方的关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屡屡发表负面言论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在中俄两国开展联合巡航之时,日本方面就曾跳脚指责中国的行为存在挑衅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中国外长王毅与日本外相林芳正会晤时,其还大肆谈论中国航母的一系列军事活动,将中日关系面临发展困境的问题抛向中国。

种种行为可以说无一不昭示着日本消极的外交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日本自民党发表了有关国家安全战略的三项外交安全政策建议,其中旧事重提日本自卫队的同时,还有含有一系列所谓的“反击计划”。

这项计划的提出,对中国的针对性明显,林芳正甚至公开表示在未来,日本会考虑将打击中国核心军事目标的计划落到实处,那么日本究竟想要拿出怎样的手段针对中国,他们又有没有能力和权利将计划变为现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日本自卫队

先前提及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发表的争议言论中,格外引人瞩目的就是其宣称将计划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进行修订。

修订内容包括,想要发展日本自卫队,给予日本自卫队主动打击敌方军事基地的权利,同时坚持发展弹道导弹、超音速导弹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日本对于本国军事力量的未来发展规划,但实际上,这背后却隐藏着日本想要将国家防卫力量武装成进攻型军事力量的野心。

上世纪中期,由于二战的落败,日本根据《和平宪法》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同时禁止拥有一切军事建制,意指日本不能够拥有任何战争力量,国际上也不会承认其交战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该宪法落地后,日本的军事力量始终保持在自卫水平,不能拥有核潜艇、航母、远程轰炸机、弹道导弹技术等。

然而进入21世纪后,面对中国、韩国、朝鲜等国军事实力的发展,日本国内有政治势力不断要求修改《和平宪法》的内容,尤其是在前首相安倍晋三执政期间,日本自卫队“升级”的呼声愈演愈烈,想要将自卫队变身为“国防部队”始终是日本修宪派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认为,日本宪法是在战败后一个历史阶段内应遵守的条款,长期遵循是对日本军事力量正常发展的限制。

尽管日本不少政治势力对自卫队升级都借口说是服务于本国安全,但明眼人都清楚日本想要发展军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毕竟如果不主动惹事,不包藏想要攻击他人攫取利益的祸心,也不会引起别国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愿望的坚定支持者——前首相安倍晋三,为了能够使日本自卫队具有军事打击能力,在其任期鼓吹修宪,见设想落空,还曾试图通过建立一种凌驾于《和平宪法》之上,能够满足其政治目的的“新安保法”,同时不断与美合作,争取军事援助,自身也投入了大量军费用于武装自卫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上台后,完全继承了自民党政权极端右翼的观念,在先前的自民党会议中,岸田文雄公开宣称将要推动日本成为具有合法军事自主权的军队。

这样毫不遮掩的行为,无疑是对日本曾经所犯罪行的粉饰。

日本法西斯作为二战期间亚洲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很多国家的土地上都留存有日本法西斯的累累血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中国为代表,受害国没有向施暴者索要国家性质的赔偿,如今面对如此罄竹难书的行为,日本还要试图继续壮大军事力量,很难不让人怀疑在日本歪曲的观念左右下,未来亚州区域的和平何去何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联合国条款的限制

日本接连几任领导人都致力于替日本解绑,但是,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十分清楚,亚洲地区能够有如今和平发展的局面,除了广大亚洲国家的努力外,和平宪法对其的限制也十分重要。

作为与周边国家有诸多争议的日本,想要与美联手横行亚洲的野心从未加以掩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们对自由发展军事的执着也可以看出,一旦任由日本壮大,那么长久以来维系的和平将会再次陷入不利局面。

如今来看,岸田文雄对自卫队可以“先发制人”理论的鼓吹背后,绝不是一日之功,是长时间以来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的步步为营,他们想要主动出击的权利,必然也是因为有相应的战略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日本想要取得这个权利还有一个很大的“帽子”没有摘下,那就是二战战败国的身份。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20多亿人民被卷入了战争,直接导致了7000多万人的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作战规模空前庞大的战争结束后,秉承着和平发展的理念成立了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

联合国的出现,在促进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同时,对人权、文化、社会进步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联合国宪章》的出现和签订也对在二战期间战败的国家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归到先前提及的日本二战战败国身份,在《联合国宪章》中就有明确针对德国、日本的战败国条款,也被称为“敌国条款”,主要指的是宪章53条、77条和107条的内容。

这三条条款对于日本而言,甚至可以称作束缚在其身上的锁链,对内日本想要修改《和平宪法》,对外的战略重点就是彻底删除“敌国条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在战争结束后的这一历史阶段,对曾经的罪恶态度模糊不清,多任首相不顾战争受害国反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甚至美化侵略战争,引导日本年轻一代认同战争带来的利益。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宪法和章程的压制,日本的嚣张气焰将会达到怎样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联合国宪章》原文第107条中规定:“本宪章不取消或禁止负行动责任之政府对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宪章任何签字国之敌国因该次战争而采取或受权执行之行动。”

不加理解直接通读这句话,略微复杂拗口,没有直观限制战败国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本质上的意思就是,德国和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对受侵略国家和地区民众造成的伤害是既定事实,他们必须为曾经的侵略行为付出代价,联合国的公平原则也并不适用于这两个背有血债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战败国不包括曾加入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后又投入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的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敌国条款”的适用范围实际上仅仅指的是德国和日本。

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德、日两国在签订《联合国宪章》后,要有想再次挑起战争的野心,损害任何已加入联合国的成员国,被挑衅的国家将拥有合法反击的权利,即便是发动战争也是可以被承认的,或者被侵犯的国家还可以与联合国进行沟通,组成联军进行讨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国条款”的限制下,如果日本真如其所说,要打击中国的核心军事目标,中国就有正当理由予以反击,到时候就可以真正比较一下谁的“硬实力”更拿得出手。

日本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想要加紧摆脱“敌国条款”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根据《联合国宪章》第109条中的2项规定,要想对宪章进行任何更改,都应经过联合国会员国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国的表决同意,同时还需要全体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依其宪法程序批准,才能生效。

简言之,就是日本想要达到消除“敌国条款”的目的,就必须要取得所有常任理事国的同意。

但想必,只要中国在联合国一日,日本的狼子野心就一日不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无端挑衅的结局

通过多方分析人士讨论,普遍认为日本当下的行为更像是在步步规划,不断试探中国乃至世界各方政治力量的底线。

如果不对日本想要拥有反击能力的想法作出回应,日本政界下一步必然会将重点提升至修改《和平宪法》,最终实现消除“敌国条款”,促使日本成为自由拥有军事影响力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倍晋三在任期间,日本就曾在日本国内向民众宣扬修宪益处,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连任三届的首相、右翼政治家中曾根康弘还曾在其99岁时为宣传修宪的安倍晋三站台,声称日本应该听取全体国民的意见,让民众亲手制定宪法。

而日本如今拼尽全力想要抱紧美国大腿,也有想要依靠美国达到扩大军事影响力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旨在剑指中国,借由台海问题发难,岸田文雄接连在公开场合表示日本会持续关注台海问题,并在四方会谈中表示将“协同共建自由开放的印度洋”,这些言论配合他日趋明显的举动已经将矛头完全对准中国。

倘若日本最终实现修宪、修改“敌国条约”,那他们必然首先插手中国台海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此种行为,中国只能拿出更加有力的实际行动敲打日本。

如今的日本不仅自己包藏祸心,同时也配合着美国实现向亚太地区的战略转移,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与美合作,在政治上与中国博弈,在军事上实现防卫“升级”,在经济上搭建印太经济框架,以此遏制中国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日本这样一个有着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在未来出现新军国主义抬头;自身则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发展路线,秉承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的宗旨,让美日等国搅弄风云的黑手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