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谦虚公

作者:谦虚公

系列:清代志怪小说趣味故事

系列:清代志怪小说趣味故事

前言

浦岛太郎的故事在日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说的是他受龙女之邀,游览海底龙宫。离开时受赠玉盒一只,并被告诫不可打开。待他回家后,发现认识的人都已谢世。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他打开盒子,结果喷出一道白烟让他变成了老头。

今天我们就分享一则记录清代志怪小说中,有些许类似的奇遇故事:

故事正文

福建泉州人崔孟涂年少的时候很喜欢周游四方,尤其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迈出国门,出境领略领略西洋景。

有天刚巧有一艘越洋巨轮停泊在码头,小崔便登船央求船长带他去“瞧瞧外面的世界”。船长吃不住他的软磨硬泡,只得点头同意。不曾想,大船出港驶入深海时就遭遇了飓风袭击。一时间波涛汹涌、浪花遮天,船只颠簸荡漾,帆樯撸篙尽被摧毁,吓得小崔以为首次出国就要把命托付给妈祖娘娘了。

好在破船在海中随波逐流了好些时日后,最终被吹上一座孤岛。那儿峰峦叠嶂、松柏常青、山峰直插云霄,数不尽叫不出名字的奇花异草。船长拿出航海图对照,却辨不出这是何地。

岛上似无人烟,但往山里走走却有石窟,洞内通风透气、溪水潺潺、鸟语花香。而床榻炊具也一应俱全,甚至灶台里还有尚未烧尽的木炭---这像是有人刚在此生火做饭。

小崔感叹到这就是人间仙境啊!乐不思蜀的他索性回船收拾自己的床单铺盖,对于船员们苦口婆心的劝阻,他也置若罔闻,可谓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搬到洞中过夜,船员们都笑他脑子秀逗了。

谁知当晚狂风大作,把船又吹回了海里。翌日,小崔伸伸懒腰爬出洞外,发现搁浅在沙滩的商船已无影无踪,顿时吓得大惊失色。“这下我肯定要客死异乡了!”小崔不禁悲从中来。

可毕竟不能就这样向命运低头,小崔便取出仅存的口粮开始翻山越岭,发掘困住自己的这座小岛。他爬上山巅,举目远眺,但见凌波浩渺,漫无边际;再俯视山腰,居然有缕缕炊烟,腾空而起!在森林深处,隐隐约约似乎有屋舍的影子!

打了鸡血的小崔连滚带爬跑下山,弯弯曲曲、兜兜转转走了好几里,才来到一处溪边,见一垂髫女子蹲在青石板上漂洗衣物。她与小崔四目相对,忽然惊叫一声,衣服也撇下不管,撒丫子逃走。

还没缓过神来的小崔呆若木鸡站在原地,不一会儿,又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拄着拐杖施俪而来。那老头鹤发童颜、骨骼清奇,身着服饰宛如唐宋之人。他隔着小溪朝小崔拱手作揖道:“公子从何而来?不如上敝舍稍坐?”小崔欣然向老头老太鞠躬回礼,那老太年约五十,言行举止颇具大家风范。

三人返回庐舍,小崔将自己的由来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听着他那浓郁的胡建口音,老头皱了皱眉:“南方话真是‘鸟语’呀,幸亏当年我随‘张丞相’(南宋张世杰?)南渡,学了三个月方言,不然我哪里听得懂你说什么哟!”

老头又问小崔读过书否,小崔介绍自己有秀才功名。“呵,斯文人呐!杏儿,快出来。”一位淡妆素服、婀娜多姿的少女应声而出,后头还跟着刚才溪边洗衣的丫鬟。

小崔刚欲开口,小丫鬟就已笑得前俯后仰。杏儿狠狠瞪了她一眼,老头从旁介绍:“这小婢是广东人,跟您能语言交流吗?”“闽南语漳泉方言可以跟广东潮汕话沟通,其他客家话、广府话则不行。”老头于是拿出四书五经叫小崔念一念,结果不言而喻。老头扶额苦笑到:“跟我们中原人的普通话完全不一样啊!”

唠着唠的就到了中午,老夫妻拿笋干蘑菇等招待小崔,还说:“都是一些普通山货,您别嫌弃。”

傍晚他们还将书斋留给小崔过夜。就这样过了好几天,小崔赖着不走了(废话,他也无家可归),老头也不说啥。小崔无所事事地在庐舍周边四处闲逛,他不经意间发现绕过后院的葡萄架可以进到杏儿的香闺。好奇心爆表的他偷偷溜了进去,发现里面清素雅致、熏香缭绕,书桌上摆放着几本字迹娟秀的典籍注本。

忽然背后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公子为何独自在此?”小崔吓得脸颊绯红,连呼失礼。杏儿并不计较,还向他请教外面的新鲜事物,并问及今昔是何年。得知元灭宋、明代元、大清中原鼎定,不禁感叹:“转眼都过了六百年啦!”(以此推算,他们确实是南宋人。)“(⊙﹏⊙)”小崔一时语塞,心想:“你们是妖怪?神仙?”他于是打个岔悄悄开溜。

但苦于没有其他好去处,小崔索性大胆在茅庐住下了。一晃一年有余,乐不思蜀的他除了读书写字就是给杏儿抄经文。直到有一天老头叫来小崔:“我想去普陀山、五台山转一圈,这一去恐怕要二十年后才能回来了。担心小女无人照顾,不知可否托付给公子?”

早对杏儿垂涎三尺的小崔见天上掉下大馅饼,乐不可支地马上改口叫爹。小两口择黄道吉日拜天地入洞房,过了蜜月,老头夫妇便收拾行李、整装待发。

小崔和杏儿送他们到海边,老夫妇登上一艘早已停泊的小舟,才解开缆绳,船帆就自动张开,接着一阵强风吹来,船儿转瞬间便消失在海平面上。小崔看杏儿全无恋恋不舍之情,反而扭头对他说:“二十年后,就该我在这儿送你啦。”

那岛上全无昼夜季节之分,生长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也都是中原见不到的。小崔和杏儿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一眨眼功夫就过去了二十年,可模样毫无衰老的迹象。

老夫妇乘船归来后,催促小崔启程离开。小崔当然舍不得娇妻美舍,说什么也不走。老头摇着头说:“此乃天数,不可留你。留则有祸,如果你真的挂念我们,还怕以后没有重逢之日吗?”言毕一把将其推上小船,船儿嗖地如离弦快箭般飞速漂走。

黄昏时分,小船抵岸。穿过鸡犬相闻的小径,小崔从当地人那打听到身处浙江嘉兴府乍浦镇。刚庆幸完自己重返人间,一想到身无分文,恐怕要沦为乞丐,不免又悲从中来。(可见人世间也不是处处美好呀!)

杏儿在临别时曾将一小布包塞在小崔胸前,这时他取出来一瞧,居然是黄金打造的金树叶!他找到铺换掉一部分当作川资,雇船返回福建。到了自宅门口,一位街坊邻居都不认得了。他向旁人打听亲朋故旧,皆已不在人世,偶然建在的一两位,也垂垂耄耋、老态龙钟了!

小崔感叹人世无常,心中泛起了出家的念头。因为久居山林,受不了闹市喧嚣,他索性在泉州天后宫当了道士,终日持斋诵经,不见宾客,就这么一晃而过三十年。

一日清晨,从天空飞来一只白鹤,它嘴里叼着一封书信,见小崔出来便松口令书信飘然下堕。小崔弯腰拾起,看到上面的娟秀小字,原来是杏儿写的。内容无外乎是让他保重身体,期待再续前缘,末尾还付了一副保健药方,叮嘱他按时服用,可提高免疫。小崔读罢,心中酸楚悲愁,久久不能平复。后来他按方抓药,每日煎服,果然觉得身强体健、青春永驻。(不拿去卖专利吗?)

泉州作为重要的海港城市,当地人多多少少都从事与航海相关的职业。小崔逢人便打听他之前去过的那座仙岛,可谁也没听说过。他又考虑再次出海寻找,有个老水手嘲笑他道:“你傻了吧!如今都用洋人的大轮船了,海上所有岛屿在地图上都有标注,即便汪洋大海,无边无际,也不可能有什么仙人住的孤岛啦!你这是发白日梦呢!快别胡思乱想了。”

可小崔哪里听得进去呢?不信他的人越多,越是坚定了他要出海的念头。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换了四百两银子,打算先下南洋,再去美洲,船期都定好了,奈何赶上福建闹“发匪”。

(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率部袭扰漳州、泉州,多地沦陷。有一名太平军士兵持刀闯入天后宫,从小崔卧室的床榻下翻出一包银两。小崔见那是自己下月出行的盘缠,怎肯被人无故抢走,待他上前争夺包袱的时候居然被那士兵前胸穿后背捅了个透心凉!

待那士兵走后,附近乡民发现小崔的尸首,便好心将其收敛安葬在天后宫的后山上,还立了一块石碑,上书“崔道人墓”五个大字。

至此,小崔的仙人岛之旅终化为南柯一梦,与杏儿也只能在天国再续前缘了!

结语

上文故事原题《仙人岛》,出自晚清文人王韬(1828—1897)刻印于光绪初年(1885年)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淞隐漫录》。(又名《后聊斋志异图说》、《绘图后聊斋志异》,各篇文章原发表在上海《申报》副刊《画报》,历时三年余。)

彼时距欧洲开启的“地理大发现”已过去四个世纪,从英国萌芽的工业革命也有一个多世纪,清政府推行的“洋务运动”亦历二十余载,可在王韬笔下,其记录的内容却几乎完全没有“与时俱进”,仍然是光怪陆离,缺乏科学逻辑的天外飞仙、异域神兽。

放在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中,尚勉强说得过去。但在拥有了铁轨、火车、轮船、留声机的光绪时代,再读这些故事则不免大有“钢铁侠酣斗孙悟空”般满屏的“违和感”。就像文中老水手所说,“远洋巨轮横行海上,其中岛屿尽数见于航海图册,哪里还有什么神仙岛?”

在文末还出现了太平军的身影,算是对故事时代背景做了交代。(对应的大约是1864年天京失陷,康王汪海洋率部退至福建的时候)尽管王韬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亲历者,最终却仍不脱封建文人本色,将太平军形象安排成“发匪”这么一个反派NPC,用来了却主人公的性命,这跟前代志怪作品中出现的“江洋大盗”、“闯贼”、“白莲教徒”并无二至。

且全书行文普遍主次不分、结构混乱、语言拖沓,这亦使得本作的文学价值大打折扣,可读性不高,实乃败笔。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