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宗荣

那天清晨,冰冷的寒风吹拂着人们的脸,使人冷不丁地打着寒颤。我们吃罢早饭,匆匆来到河边,乘船游览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由160多条运河交织而成的一座“水都”,号称“北方的威尼斯”。河岸边停靠着许多游艇,以供游览之用。我们上了一艘白色的游艇,游艇悠悠行驶,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浏览这座古典水城。城中的河道多极了,用“纵横交错”真是恰如其分。我们的游船时而进入宽阔的河道,时而驶入狭窄的水巷。运河两边停着一些船,导游说,这船是一些有钱人的住宅,外观看不出来,里面却是最豪华的。每只船价值200万欧元(1欧元合8.2元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街景

河两岸耸立着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般4层左右。楼房虽不高大,但却显得古朴典雅,显然是中世纪的古典建筑。河多,桥自然多。一座座古老的石拱桥和现代化的开合桥,横跨在运河上,一座比一座显得有特色。据说,全城共有10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

坐在船舱,看着运河两岸的风光,真让人有点回到中世纪的感觉。不过,让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那河水并不清澈。由于荷兰整个国家地势低洼,水流不畅,运河里的水难以排泄出去。河水终年淤积,已成死水,不仅水面乌黑,就连两边的河岸都被染得漆黑。

游罢运河,导游又引我们来到一家钻石商店购物。荷兰本不是钻石的产地,但是,荷兰却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加工地。钻石商将原始钻石从南非购回,再进行切割、打磨,加工成多棱面的各类精致首饰。然后,再以高出原始钻石几百倍、上千倍的价格销往世界各地,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在参观钻石加工的现场表演,听取了由一位中国小姐作的真假钻石鉴别介绍后,大家便开始依次欣赏和购买陈列在玻璃柜台内那些星光灿烂、琳琅满目的钻石成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街景

离开钻石商店后,我们一行来到市中心的皇宫广场。路上,我们发现这座城市骑自行车的人特别多,这在欧洲其他城市是少见的。导游介绍说,荷兰是个填海造地的国家,陆地面积金贵,停车位少。所以,人们在市内出行一般使用自行车代步。据说,全国1600万人口,就有1200万辆自行车。自行车多,丢车现象也很寻常。在街上随便推一辆车骑不叫偷,而叫借,只不过是只借不还罢了,就跟孔乙己说的“偷书不为窃,那是读书人的事”道理是一样的。但是,拿别人的自行车代步毕竟心虚。倘若你在火车站人群密集的地方大喊一声:“站住!你骑的是我的自行车!”周围10个人中,必定会有两三个人跳下自行车落荒而逃。

导游介绍说,荷兰是欧洲独一无二的三放开国家,即毒品放开、赌博放开和红灯区放开。不过,“三放开”,并不是放任不管,肆意泛滥,而是有限度地规范放开。如赌场和红灯区要在规定的地方经营,而且要纳高额的税收。毒品放开更是有较严的规定。毒品销售只限软毒品,每人每次只准购5克,而且只准当场吸完,不准带回。这样,不仅满足了瘾君子的需求,而且杜绝了泛滥成灾的地下毒品交易。荷兰政府有一条理论:“凡是屡禁不止的,不如有规范地放开。”这条理论即使在开放的欧洲,也有许多国家强烈反对。但无论这条理论正确与否,它客观上吸引了世界上大批的游客涌到这里,使荷兰一举成为了欧洲的旅游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姆斯特丹街景

皇宫广场又叫坝广场,位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广场四周有庄严肃穆的古典大教堂;有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有壮观气派的市政厅;还有一座高高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下安葬着二战时期为国捐躯的17名烈士的骨灰。

广场上游人如云,成群的鸽子在人群中觅食。还有化装成小丑的男女行乞者在场子中间作滑稽表演,逗引游人,以讨得游人丢下的一两块硬币。

我们发现城市中许多地方挂着一些牌子,牌子上有三个“x”字,非常引人注目。导游解释说,三道“x”代表这座城市的三大灾难:一是水灾,二是火灾,三是黑死病(即鼠疫)。17世纪,曾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黑死病。正说着,一股浓烟从附近的街道上冲天而起。广场的上空顿时被浓烟笼罩,发出一股令人窒息的呛人气味。霎时间,各条路上的消防车响起了刺耳的尖叫,从皇宫广场面前呼啸而过。这场意外的火灾,让我们亲身感受了这座城市三大灾难之一的令人心悸的惊恐心情。难怪荷兰政府将这三大灾难的标识到处悬挂,警示众人,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