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三分钟 知晓中外冰雪大事

2022年6月3日(星期五)

端午安康!

主要内容:

  1. 国际奥委会2030年冬奥会申办城市评估团结束对日本札幌的考察

  2. 天津体育学院史上首次“成建制”承接国家队备战冬奥任务

  3. 德国体育旅游艰难复苏,2024年或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4. 北京发布45项措施,统筹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增长

  5. 北京市体育健身场所新版《防控指引》印发

  6. 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方案等事项
  7. 北京各类景区、景点、公园继续坚持限流、预约等防控政策

  8. 公安部:近期出现本土病例的城市不得审批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冰雪头条

国际奥委会2030年冬奥会申办城市评估团结束对日本札幌的考察

冰雪头条(微信号:bingxuetoutiao)综合资讯,据央视新闻报道,国际奥委会2030年冬奥会申办城市评估团6月2日结束了对日本城市札幌历时三天的考察,考察结束后评估团未发表任何评论。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这个由三名成员组成的评估团考察了札幌以及北海道其他地区的16处比赛设施,与日本随行官员确认了场地的大小、用途以及交通情况,这次考察以非公开的方式进行,评估团成员没有接受媒体采访。

札幌市在2021年11月公布的办赛概要计划修改方案中称,大部分比赛场馆将设在札幌市,另外速度滑冰在带广市,高山滑雪在二世谷地区,雪车等比赛在1998年冬奥会举办城市长野举行。不过,长野这次不在评估团的考察计划之内。

有意申办2030年冬奥会的城市(地区)除了札幌和美国的盐湖城外,还有2010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加拿大的温哥华以及位于西班牙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大区的比利牛斯山地区。国际奥委会将在2023年决定这届冬奥会的举办权。

冰雪运动

天津体育学院史上首次“成建制”承接国家队备战冬奥任务

日前,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两支国家集训队从各运动队选拔体能优秀的运动员,组建训练营。包括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运动员彭清玥在内的国家集训营一行60人,在天津体育学院展开为其近一个月的体能训练。

此次国家队在天津集结,天津体院复合团队利用天津体院场馆和高科技设施辅助国家队进行加强性训练。这也是天津体院历史上第一次“成建制”承接国家队备战冬奥会任务,以多学科“成建制”组建科技攻关团队,为奥运项目备战奥运会进行整体协同服务。

▲关注“冰雪头条视频号”,看更多新鲜资讯

记者从天津体院了解到,此次复合团队共有来自多学科领域的20名师生组成。运用监控调控、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体能康复学等多学科技术成果,全程配合国家队进行体能训练,为两支雪上运动国家队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攻关服务。26至28日,国家训练营举行体能大比武,分别对运动员坐位体前屈、垂直纵跳、卧推相对力量、腹肌耐力等11个项目进行考核,运动员成绩均有大幅度提升。以彭清玥为例,3000米成绩从最初的14分20秒到已提升至13分以内。

与此同时,天津体育学院还为运动员提供了相关文化与思政教育。30日,学院组织运动员参观“国家荣誉——女排精神展”,通过讲解引导其深入学习女排精神与冬奥精神,激励运动员兼顾运动和学业双轨发展,逐梦冰雪,为国争光。“以此为契机,天津体育学院不仅将实验室、科技手段等转移到服务国家竞技体育的主战场上,为国家集训队保驾护航;还进一步加强了雪上项目的建设,为国家队选拔后备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更多学生运动员登上国际赛场甚至冬奥赛场,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天津力量。”天津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刘世军这样说道。

6月1日,体能达标队员将前往河北省涞源县进行第二阶段的技术训练。据了解,部分体能达标队员奔赴河北省后,需要进一步提升成绩的运动员将在津继续进行训练。在下一个冬奥周期内,天津体院复合团队将全程跟随国家队,根据运动员训练需求,进行相关力学与详细数据分析等辅助工作。

冰雪国家

德国体育旅游艰难复苏,2024年或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新华社柏林6月2日电(记者刘旸)过去两年来遭受新冠疫情重创的德国体育旅游业,今年春夏之际出现缓慢复苏的迹象。业内人士预计,德国体育旅游业或在2024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两年疫情,产业“腰斩”

“过去两年,这里因疫情先后‘歇业’了四次,我接待的游客团不到以前的一半。”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的导游约翰内斯对记者说。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是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为旅游主题的大型综合体育公园,其中承办奥运会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以其蔚为壮观的玻璃穹顶成为慕尼黑地标建筑之一。

这里还承办过世界杯、欧锦赛、欧冠决赛等大型足球赛事,曾是拜仁慕尼黑、慕尼黑1860俱乐部的主场,疫情前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球迷打卡参观。不恐高的游客在专业导游指导下穿戴好绳索保护装备,可以攀爬到玻璃穹顶上走一圈。

慕尼黑旅游局官员罗特舒说:“无论以怎样的标准衡量,奥林匹克公园都是慕尼黑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至少排进前十名。疫情前这里每年接待约1900万游客,今年第一季度和2019年同期相比,还不到一半。”

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德国和奥地利交界处的德国最高峰楚格峰是登山和滑雪爱好者的旅行胜地。即便不是专业运动家,也可以借助窄轨齿轮山地火车或高空缆车登顶赏奇峰皓雪。

负责运营窄轨火车和缆车的公司在接受记者邮件采访时回复道:“疫情前楚格峰年均接待游客在52万至68万人次之间。2020年游客骤减一半,2020至2021雪季,缆车全部关停,直到2021-2022雪季,楚格峰在有防疫限制前提下开放。”

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抵达德国的国际旅客数量来看,疫情前连续十年保持稳定增长,但2020年较2019年断崖式减少72%,2021年稍有回升,但仍不及2019年的三分之一。

在德国从事华人旅游生意的莱奥旅游服务公司负责人陈文杰透露,过去两年,公司业务难以为继,主要依靠德国政府补贴勉强维持。有些公司转型拓展其他业务,很多华人导游纷纷改行,行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

艰难重启,缓慢复苏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旅游业艰难重启,欧洲大陆国家间的旅行开始复苏,欧洲游客占德国旅游市场份额的84.5%,来自瑞士、荷兰、波兰和奥地利的游客规模恢复最为显著。

对徒步和溯溪爱好者来说,德国南部帕特拿赫峡谷是夏天的绝佳去处;对登山者来说,这里也是攀登楚格峰其中一条线路的起点。据景区工作人员阿赫特纳介绍,疫情前峡谷每年接待游客32万至35万人次,2020年全年封闭,2021年游客规模恢复到疫情前一半,从2022年复活节假期来看,几乎和疫情前同期没有差别。

楚格峰景区疫情期间要求:游客在火车、缆车等封闭环境中必须佩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缆车容纳游客数量从120人减到80人,只接待完整接种疫苗和已经感染并康复的游客等。2021-2022雪季于5月初结束,当前限制措施有所宽松,但仍未解除口罩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片示意: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的雪车历史博物馆馆长、曾经的德国雪车运动员霍斯特曼在博物馆中讲解演示

位于1936年冬奥会举办地加米施-帕滕基兴的雪车历史博物馆是面向冬季运动爱好者的专业类博物馆,访客群体规模不大,但大多是远道慕名而来,参观前直接和馆长预约,参观时间可以和馆长商量。

需求回暖,谨慎乐观

牛津经济研究院旗下的旅游经济学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从外国游客在德国住宿规模看,预计2022年可恢复至2019年的77.77%,2023年或恢复至2019年的92%。

德国IPK国际旅游咨询公司发布的市场调研报告指出,从欧洲、美洲和亚洲的调查样本看,人们的国际旅行意愿持续增强,仅限于国内旅行和不想旅行的意愿逐渐减弱。

陈文杰表示,目前出现诸多利好迹象。例如公司推出德国北部吕根岛的亚斯蒙德国家公园山海徒步项目备受欢迎,今年夏天吕根岛住宿预订相当紧俏。冬季阿尔卑斯滑雪游项目,不少人提前半年来询问预订,其中一家合作酒店在项目期间已经订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片示意:登山爱好者攀登德国最高峰楚格峰

慕尼黑劳动与经济发展部官员鲍姆格特纳认为,2022年是慕尼黑旅游业的复苏之年,文体休闲游恢复速度将超过商务旅行,但受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仍面临诸多挑战。从演唱会、足球赛到啤酒节,今年活动日历反映出业界对未来谨慎乐观的态度和信心,这对人们的旅行决定将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新冠病毒感染率持续降低,那些犹豫和徘徊的人们会重拾旅行计划。

德国国家旅游局首席执行官赫多福尔此前在德国旅游交易大会期间介绍说,欧洲游客对以亲近自然的体育活动为主题,或涵盖运动健身元素的旅行有浓厚兴趣。德国户外徒步线路长达20万公里,还有7万公里的长距离骑行线路。德国70%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三年旅游业将持续增长,或在2024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政策关注

北京发布45项措施,统筹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增长

冰雪头条(微信号:bingxuetoutiao)综合资讯,6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本市先进制造业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下文简称《措施》)的通知。

《措施》提出“促进餐饮和文化体育娱乐消费回暖”。推动餐饮企业恢复发展,联合外卖平台企业发放餐饮消费券,对平台企业2022年6月减免的暂停堂食餐饮商户相关费用予以补贴。对纳入全市生活服务业发展项目和支持范围的餐饮企业,最高给予审定实际投资额50%的资金支持。鼓励各区结合实际对餐饮企业环境定期核酸检测费用和日常防疫支出给予一定补贴。举办第十届惠民文化消费季,开展文化消费促进行动。鼓励旅游平台企业、旅行社开发暑期青少年户外体育、科普、文化等实践项目。打造20条“京郊之夏”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出延庆消夏、密云休闲等10个“微度假”目的地。支持精品民宿发展,各生态涵养区年内落地1-2个生态文旅项目。(《措施》全文见今日第二条图文资讯内容)

北京市体育健身场所新版《防控指引》印发

冰雪头条资讯,北京市体育局6月2日印发《北京市体育健身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引(2022年6月修订版)》(下文简称《防控指引》)。

《防控指引》指出,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和“四早”要求,坚持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放松等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本市体育健身场所安全有序运营。

《防控指引》提出,坚持预约机制,对所有进场健身人员应进行测温、扫码登记和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格实行“绿码”准入制。开放期间,科学做好人流管控措施,加强场地巡查和人流动态监控,防止人员聚集。

《防控指引》提出,保障最小人均运动面积。健身运动过程中原则上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员聚集。滑雪、滑板项目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滑冰、轮滑项目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其他室内运动项目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疫情常态化形势下,人工泳池人均游泳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室外项目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防控指引》全文见今日第三条图文资讯内容)

疫情关注

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方案等事项

6月1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方案等事项,听取十二届市委巡视工作情况汇报。市委书记蔡奇主持会议。

会议研究了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方案,指出,要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快、严、准、实”要求抓好当前疫情防控,由社会面清零转向动态清零。只有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才能保大局、稳大盘,这是第一位的。

要推进健康北京行动,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引入新基建,创造新需求新业态。注重从本市实际出发,远近结合,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谋划实施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和重大项目,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持续加力助企纾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走访企业和“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稳住经济基本面。打通关键堵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优势企业带头作用,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以“两区”建设促进外资外贸发展。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重点领域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提升投资项目落地效率。充分挖掘消费潜力,丰富文化旅游消费,特别要加强对餐饮、文体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帮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牢牢兜住社会民生底线。积极促销农村时令果蔬等。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

北京各类景区、景点、公园继续坚持限流、预约等防控政策

端午将至,各类景区、景点、公园要继续坚持限流、预约、错峰、测温、验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政策。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疫情发生的地区,尽量就地过节,减少人员流动,简约生活,不聚餐聚会,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要抓实抓细社区(村)防控工作,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社区(村)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端午期间,各社区(村)要继续严格24小时卡口值守,落实好测温、扫码、查证和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要继续加强社区(村)公共场所防疫管理,对非生活必需的休闲场所和密闭场所“应关尽关”。

公安部:近期出现本土病例的城市不得审批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因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广大群众外出需求增大,出行意愿强烈,公安部现已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控疫情各项工作,确保群众欢度端午佳节,并明确要求近期出现本土病例的城市不得审批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压实疫情防控责任。针对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多发频发的实际情况,明确要求近期出现本土病例的城市不得审批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没有疫情的城市对许可举办的活动,协助防疫部门督促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和安全主体责任。

▲ 关注“冰雪头条视频号”,看更多新鲜资讯

冰雪产业/冰雪头条 微信公众平台早期分享的精华内容回顾,共同见证冬奥会筹办和我国冰雪产业发展。

感谢在采编过程中媒体同仁们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新华社、中新社、中国体育报、央视新闻、新华体育、腾讯体育、新浪体育、网易体育、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环球网、微博、凤凰网、搜狐网、河北新闻网、张家口新闻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北京商报、北京晚报、北京头条、北京冬奥纪实频道、吉林日报、黑龙江日报等

声明: “冰雪产业”【微信号:bingxuetoutiao】与“冰雪头条”【ID:bxtt2022】公众号资讯发布内容为原创或编辑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相关信息仅供业界交流和了解参考。更多事宜请联系微信号:bingxuejingji,邮箱:bingxuetoutiao@126.com

分享、点赞!领导、专家、企业大咖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