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大外交智库创始人授权“秦安战略”平台独家原创刊发,转载自公众号“库智交外大”。作者马中南,大外交智库大外交智库《智本青析》实习评论员

第九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下文称“美洲峰会”)将于6月6日至10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1994年第一届美洲峰会在美国(迈阿密)举行,28年之后又一次在美国召开。然而作为东道主的美国明确表示,不会向古巴、委内瑞拉与尼加拉瓜三国发出参会邀请。

这一举动遭到了拉美许多国家的反对,最突出的便是墨西哥。墨总统洛佩斯·奥夫拉多尔已决定不参加本次美洲峰会,除非美国邀请美洲所有国家参加。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国以及加共体也都声援墨西哥与未受邀请国家,认为美国应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

美国这一举动的荒谬之处在于,其完全违背“东道主”身份、忽视了美洲峰会本身议题与性质,习惯性地将美洲事务等同于美国事务来处理,并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意识形态问题。本次美洲峰会的重点议题是“采取具体行动以显著提高应对和抵御疫情的能力,促进绿色和公平复苏,建立强大而包容的民主国家与解决非常规移民的根源性问题”(“concrete actions that dramatically improve pandemic response and resilience, promote a green and equitable recovery, bold strong and inclusive democracies, and address the root causes of irregular migration”)。

古巴是整个拉丁美洲地区唯一一个研制出新冠疫苗的国家,其国内疫苗接种率高达96%以上,在疫情期间,数千名古巴医生被派往拉美以及世界各地进行医疗援助。(古巴“医疗外交”——独树一帜的外交利器)把古巴排除在外来讨论美洲疫情防控,显然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明确表示不与会的洛佩斯也让美国头疼,自今年3月以来,美国海关在美墨边境拦截了二十多万名非法移民。移民问题的解决也同样需要墨西哥方面的积极响应。美国一意孤行,通过意识形态“挑选”参会者,实则是放弃了峰会宗旨和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态度,即使峰会“顺利”开展,也未必会达成共识,产生切实可行的成果。

讽刺美国利用美洲峰会与贸易自由化剥削拉美的漫画 (图源@必应)

美洲峰会的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从美洲峰会发展我们确实也能看出美拉关系的演变。在2005年之前,美洲峰会的核心目标是布什首倡的美洲贸易自由化。然而在05年第四届峰会上,各方不欢而散,未能实现所谓美洲自由市场。这实则是拉美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剥离美国“经济附庸”身份的一次集体尝试。随着05年之后的经济危机等事件的发生,世界越来越朝着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美国逐渐成为拉美国家强大但并不唯一的合作伙伴;加上拉美国家之间、拉美国家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龃龉之势,美洲自由市场计划也无疾而终了,取而代之的便是诸如气候问题、反腐败问题等其他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际议题了。

其实这并不是美国在美洲峰会第一次“搞特殊”了。古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开始就被美国排除在外。在拉美与会国的施压、奥巴马对古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从第七届美洲峰会开始,古巴才连续获得两届出席资格。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则是从第八届峰会开始失去与会资格的,尽管马杜罗在第七届峰会上明确表示“委内瑞拉不是威胁”。马中南:俄乌冲突下的美委关系分析)而在本次峰会,美国则又借“主人”之便,没有邀请刚与中国建交、怒斥美国是“洋基帝国主义(Yankee Imperialismo)”的尼加拉瓜。这种随意将美洲国家踢出“美洲籍”的跋扈行为显然引起了拉美其他国家的不满。

“洋基佬(美国人),滚回美国” (图源@观察者网)

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国家积极为古、委、尼三国发声,并不仅仅出于对民主和公平的捍卫。拉美左翼国家存在向古巴示好的可能性,但是战略意义并不显著。其本质是拉美希望脱离美国的控制,转变附属关系为合作关系的新尝试。有声音认为拉美各国此举是因为相比于1994年第一次峰会时,美国综合国力已经比冷战结束时下滑,受到经济下行与新冠疫情的影响美国影响力更是捉襟见肘,无法“镇压”住拉美“小弟”。其实不然,虽然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相对来说有一定下降,但在美洲区域范围内,美国的综合国力依旧是有相当统治力的,其一国GDP就是整个南美洲的十倍有余。拉美各国政府做出此种选择是从本国出发,做出了更符合国家利益和当下形势的选择。

政治上,拉美新一轮的左翼浪潮本就并非亲美,在去殖民化的大背景下,政治家们也需要中下层民众与原住民的选票与支持,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本身就是其政治保证的一部分。由此也带来了经济上的资源民族主义盛行,比如玻利维亚、阿根廷与智利“锂三角”正在酝酿的锂矿生产国联盟以及以墨西哥为代表的石油、锂资源的国有化趋势等,即使是长久以来实行新自由主义的智利政府也对外资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最重要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拉美正在日益形成属于自己的民族认同,各国政府与人民越来越意识到美洲并不是美国,“门罗主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图源@必应)

美国与拉美各国在美洲峰会前夕的这一表现也会给美拉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倒逼拉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美国本想通过排除反对派、稳住亲美派并拉拢中间派来充分利用峰会稳固地位,然而本次事件中若拉美各国处理得当,或许会在社会层面再次刺激已经麻木的拉美一体化神经。其次,本次事件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拉美左翼政权,也会进一步刺激美国重新审视对拉美政策方向和力度。

或许更加值得反思的是:美国在拉美的霸权真的式微了吗?美国在拉美国家政府和人民口中仍被称为“北方(el norte)”,其在地缘上仍然是拉美国家需要依赖的“超级近邻”,来自美国的任何产业转移、政治浪潮甚至文化输出都会轻易波及到拉美。而凭借拉美如此脆弱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状态,如何抵挡得住近在咫尺的冲击呢?在拉美仅有的几大经济体巴西、智利和阿根廷等国,美元依旧是硬通货并且很难效仿萨尔瓦多利用比特币与美元脱钩;美国倡导的“美洲增长计划”等投资项目来势汹汹,对于拉美各国依然是难以拒绝的诱惑(马中南:中美大国博弈拉美赛区:“美洲增长”对阵“一带一路”);美国也不会放松对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和古巴等国家的多方制裁。总的来说,拉美态度上呈现剥离趋势,但是美国的主动性不可忽视;目前拉美国家很难单凭自身实力,摆脱美国冷战思维下强大的地区控制力。

有网友戏称,拉美无法发展的原因是“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美国的霸权主义幽灵至今仍未散去,拉美面对的门罗主义陷阱始终存在。然而正如第六届美洲峰会上,东道国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所说的,“现在的拉美已是今非昔比,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家间和平相处,面对更大的潜力和更多的机会,所有美洲国家应当联合起来,为了共同繁荣的愿景立即行动。冷战思维已经不合时宜,任何的封锁、孤立和漠视都是无效的”。对于本次峰会,美国至今没有确定最终参会国名单,而美洲峰会将于6日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