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旅游闯创干”系列访谈·嘉禾县委书记黄仲:好歌好水 好客嘉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郴州市“旅游闯创干”系列访谈·嘉禾县委书记黄仲:好歌好水 好客嘉禾

继续来关注《郴州市“旅游闯创干”系列访谈》。嘉禾是神农教耕、始皇屯粮之地,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更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让您品、尝、游、购一网打尽,春、夏、秋、冬一见钟情。

嘉禾县委书记黄仲:“我在国家级传统村落,非遗文化传承基地——雷公井伴嫁歌堂,为嘉禾旅游代言。嘉禾是‘歌堂’伴嫁的民歌之乡。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禾伴嫁歌,是汉民族婚庆仪式中的艺术奇葩,亲临伴嫁歌堂,聆听千古绝唱,做一回美丽新娘。”

嘉禾伴嫁歌源远流长,集诗、歌、舞、剧于一体,至今仍在口耳相传的约有1300多首。而雷公井古村作为伴嫁歌的传承基地,这里的古民居现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的有二十六栋,主要由祠堂、礼塾、民居等构成,大部分建于明祟祯至清光绪年间,具有独特的江南古民居特色。现如今,雷公井村每到周末都有伴嫁歌展演活动,伴嫁堂中歌声悠扬,绕梁三日,给每位游客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余韵。

游客曹婷:“雷公井村这些古建筑太有韵味了,飞檐翘角,青砖黛瓦,好像可以触摸到过去的历史,再加上伴嫁歌声,旋律悠扬,朗朗上口,让人一听就忘不了了,国家级非遗果然名不虚传。”

嘉禾是钟灵毓秀的文盛之地。这里的历史红得耀眼,成立了郴州市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嘉禾特别支部,走出了开国第一上将萧克将军;这里的文字美得出奇,诞生了《芙蓉镇》《浴血罗霄》两部茅盾文学奖作品;这里的铸造声名远扬,江南铸都、精铸小镇有口皆碑,铸造业在嘉禾已有200多年发展历史,嘉禾现有铸造企业116家,年产铸件150万吨,占据江南铸件份额的30%,印证了“嘉禾人是打铁的,也是铁打的”。

嘉禾县委书记黄仲:“嘉禾是享誉三湘的美食之都,‘早酒一冲 一天威风’。作为十大湘菜产业县之一的嘉禾,特色美食得到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的重点推介,‘吃在嘉禾’的美誉扬名大江南北。一桌佳肴,三杯黄酒,七成热辣,十分醉美!游在郴州很震撼,吃在嘉禾不遗憾。”

嘉禾油炸肉、水煮肉、子姜血鸭、血灌肠、全猪宴等经典菜品享誉省内外,倒缸酒、湘嘉鱼、三味辣椒等特产远近闻名,早酒文化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嘉禾是以“玉中矿泉”闻名的温泉之城。泉在城中,可喝可泡,开采自2500米深处汉白玉层中的嘉禾温泉,富含活性钙、偏硅酸和锶元素,出水恒温53.6度,是游客泡澡保健、美容养生的绝佳选择,泡一汪“玉中温泉”,心里将有无限的惬意与满足。

华天温泉经理赵珂:“今年以来,我们温泉的接待量在两万人左右。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郴州全域旅游卡及省旅游卡进行宣传推广,辐射周边五县两市来拓展市场。”

近年来,嘉禾主动融入郴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度挖掘红色、铸造、农耕、民歌、美食等文化,全链整合文旅资源,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温泉+”战略,创响温泉特色品牌;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发挥“国遗”伴嫁歌影响力,创作民歌系列精品;集聚嘉禾美食效应,繁荣“夜间经济”;做好铸锻造传统技艺传承和工业旅游纪念品开发,打造铸锻工艺博览区。

嘉禾县委书记黄仲:“嘉禾将着眼全省全市文旅发展大局 对标全市‘千百十一’工程,大力实施文旅产业‘一三十’发展战略,建设成全市美食、休闲、慢游的‘目的地’。”

嘉禾文旅产业“一三十”发展战略中的“一”,是锚定“玉中温泉”这一特色资源,铸就金字名片;“三”是做好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工旅融合三篇文章,打造三条精品线路;“十”是实施好温泉产业培育、森林公园提质、红色旅游传承、“民歌之乡”创新、夜间经济提效、“美食嘉禾”扬名、文旅品牌创建、文旅项目推动、旅游设施完善和旅游节会带动等十大工程,打出组合拳,增强吸附力,形成发展链,突出“温泉康养、食在嘉禾”、“涵养初心、红色嘉禾”特色;树立“观光在郴州、休闲在嘉禾”的休闲旅游理念。

嘉禾县委书记黄仲:“嘉禾将抢抓全省全市旅发大会契机,打造‘泡温泉、赏民歌、品美食’文旅新格局,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嘉禾特点的‘温泉文旅特色县’。”

嘉禾县委书记黄仲:“‘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快乐好‘食’光,就在嘉禾行。好歌好水,好客嘉禾欢迎您!”

郴州广电融媒中心报道

记者:罗奕 朱祺

嘉禾县融媒体中心:李子果 李媛媛 雷佳悦 侯慧英

编辑:刘穆澄

二审:袁俊杰 罗奕

终审:王首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