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毒哥

解码职场法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

1

商业吹捧,听听就可以了,千万别当真

都说自信的人是自带光芒的,我承认自信确实是很大的一个加分项。

但是自信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做到“自省”。

就是无论别人说得怎样天花乱坠,你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为了迎合别人的夸奖而买单,更不要沉迷在不切实际的夸奖中。

用一个最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这个观点:去商场买衣服。

提到这个经历相信大家死去的记忆都开始疯狂袭来。

是不是每次去商场买衣服的时候,刚开始没有很想买,穿上也只是觉得一般般,但是店员一个劲地夸赞好看,还一边说着这是XX的新款,有眼光赶时髦的人都买。

本来你可以推脱掉的,可是你很害怕对方说你没有品位,故而为了迎合所谓的品位,你咬牙买了一件并不十分适合自己,但是十分“时尚”的衣服。

而当你走出那家商店之后你就后悔了,因为没有了特定角度的灯光、故意倾斜的镜子、销售舌灿莲花的嘴,你发现这件衣服,你根本驾驭不住。

所以你上当的原因是什么,怪灯光效果欺骗了你吗,还是怪朋友没有及时拉住要剁手的你?

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的虚荣心作祟。

说白了就是你经不住夸,一点点夸赞就会让你失去理智和分辨力。

对方只要抓住你的这个弱点,对你一顿糖衣炮弹,你不仅仅乐呵呵的掏钱,而且还会因为被人夸了而笑的合不拢嘴。

可是你忘了,动动嘴皮子就是一张一合的事,可是你需要付出的,却是真金白银的票子。

至于为什么夸你,销售的嘴骗人的鬼,只要业绩能够达标,多说几句违心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商业吹捧,从来都只能听一听,当真了你就输了。

2

希望你自己,可以正视自己

别人夸你的那些话,你真的都敢相信吗?

如何正视自己,其实是一门很值得学习的课程,即使是成年人,也仍然有人幻想着童话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部门一位同事的故事。

她平时都是那种外表朴素专注工作的人,这也导致了她快三十了还是单身一人,说不着急是假的,偶尔也会看到她焦虑一下两性问题,不过更多的时间都是被工作所占据。

终于迎来了一次联谊,号称是单身狗派对,大家都使尽浑身解数,男孩子穿皮鞋抹头油,女孩子穿小裙子小高跟。

大家纷纷以最好的姿态出席,但是又多有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那天她化了全妆,但说实话并不好看,口红太艳睫毛太长粉底太白,在灯光下看着有几丝丧尸的影子,当然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这是极不尊重女性的表现。

大家也都算是温暖的人,纷纷说着鼓励的话:

“今天的裙子挺好看的,很衬你的肤色。”

“万年帆布鞋的人怎么还穿上小高跟的啊,可真是稀罕。”

“化了妆就是不一样,气场一下子就打开了。”

本意当然是希望她自信一点,多爱美一点点。

可是过犹不及,如潮水般的夸奖好像让她一下子找不着北了,后来的日子里她花大量的心思在打扮上,但总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终于在一次会议上,心情本来就不好的组长拿她当了出气筒:

“你看看你一天天的,不好好工作,画得跟个妖精一样,你去照照镜子,真的好看吗?”

这句话打击到了她,却也让她清醒了下来。

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学习如何正视自己和接纳自己。

工作稳定,会适度打扮,不再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患得患失,她渐渐的找准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频道。

3

宠辱不惊,绝对清醒

“如果你夸我长得好看,那我会觉得你是在和我客套;但是如果你夸我灵魂有趣,那么恭喜你夸到了点子上。”

这是行业内的另一个朋友和我说过的一句话。

我和她接触不多,但印象真的很深,因为她给人的感觉太难以忘记了。

初次见面的时候其貌不扬,我出于礼貌还是夸了对方,本以为她会像其他女性一样娇羞或者顺承。

却没想到她特别直接的说道:

“不用夸我好看,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好看的类型,但是你可以夸我工作能力很强,在这一点上我十分肯定。”

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人肯定是个狠角色,当然在后来的接触中我也发现了,她对自己的定位真的十分清晰。

我达不到她那样的高度,我经常掉进别人的温柔陷阱里边,很多人都会给一颗糖再打一巴掌,糖已经接在手里了,挨巴掌的时候自然不好意思喊疼。

但是她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她会在别人给糖的时候就礼貌的拒绝,她十分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当然也十分清楚别人那些奉承的话,背后的目的。

我事后咨询过她怎样才能够有清晰的认知,她也认真地回答过我,在这里和大家浅谈一下。

她会在一张纸上,记录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优秀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承认,对自己不足的地方要有清醒的认知。

别人无论有什么评价,和自己的自我认知相符合的就听一下,和自己的自我认知相差很大的就自动屏蔽。

如果实在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时候就回想一下纸上的内容,和内容相差很多的都是陷阱都不要听。

真诚的夸赞是发现对方的优点,而不是模糊对方的缺点甚至捏造虚伪的马屁。

那些带着目的的夸奖,它们本身都已经不纯粹,你又怎么知道内容的可信度呢?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

毒鸡汤的分号。在这里,毒哥和你聊聊职场那些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