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灰姐。

一直以来,家庭暴力都深受大家的关注。

这个“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行为,让很多人愤怒不已。

而在这两天,又曝出一起家暴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很难想象一个2岁的孩子会遭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暴力

就在6月2日,四川自贡发生了一件跌破大家三观的事情,让人看了心里面直骂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段监控视频,视频里一位2岁男孩因为哭闹打搅到父亲休息,被其按在沙发上暴打。

事发当天孩子的外婆准备带孩子出门玩耍,但是孩子不愿意,哭闹着不肯跟着外婆出去,而一旁的沙发上躺着正在睡觉的父亲。

没想到父亲竟然直接暴起,上来就给了孩子一记耳光,随后将其直接按在沙发上要继续实施暴力。

俗话说得好,骨肉相连,舐犊情深,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

这位父亲不会心疼吗?这可是自己的亲骨肉,这怎么下得去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感到愤怒的是,这位禽兽父亲是当着丈母娘的面打孩子的,她在后面根本都拉不住

最后孩子被打得鼻青脸肿,一直撕心裂肺地哭喊,整个画面看得人揪心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孩子的外婆打电话给孩子母亲打电话,让她回来把孩子带走。

孩子母亲此时才得知孩子被父亲殴打了,随后从单位赶回了家中,发现孩子已经被打得满脸青肿,心疼不已。

看着小孩发肿的小脸,孩子母亲这次果断报了警,最后孩子父亲在警局写下了保证书,当地妇联也开始介入。

在保证书中,父亲表示:自己会对打骂儿子一事做出保证,不会再对儿子做出打骂;对老婆也不会打骂,要做到一个父亲与丈夫应有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曝光上了热搜之后,瞬间引起了网友的众怒,对自己的孩子这样施暴,简直是禽兽不如。

“可怜的孩子,家暴男的话别信”

“保证书有用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暴力行为了,孩子还那么小,难以想象他对自己的爸爸要有多恐惧,支持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都表示这还只是单单睡个觉被吵醒,就要遭受一顿暴打,要是发生比这个还严重的事情,不敢相信这位父亲会做出什么事情。

好在孩子的妈妈很清醒,不打算继续容忍孩子父亲的暴力,准备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曾经看到一个视频。

那是一位网友爆出来一段长达3分钟的视频,里面的女孩被全家暴打,让人无比愤怒,更令人痛心的是女孩不哭不躲不闹的反应。

这是一位8岁的深圳女孩,视频里正乖巧地趴在饭桌上写作业。

可是她的妈妈,莫名其妙冲过来,掐着女孩的脖子就往地上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默默承受,被推倒后默默爬起坐回原位。

谁知道下一秒,孩子妈妈又拿起扫帚对着女孩就是猛抽。

甚至抄起旁边的椅子就往她身上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后半段,女孩的父亲也开始施暴,打起自己的女儿毫不手软。

虎毒尚且不食子,何况是人,这对父母简直枉为人父母。

然而,这样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调查显示:

31%的父母认为打孩子解决不了问题,而66%的父母认为打孩子也并非坏事。

有人专门研究过未成年家暴案件,她表示家暴的原因很多样:包括拿孩子出气;暴力管教;因孩子病残、父母恶习(重男轻女等);施暴人精神心理异常等。

看了看近些年的相关新闻,大部分都能归为暴力管教。

“我只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偶尔打一下。”

“我下手知道轻重,不可能这样往死里打。”

“我是在管教他,不是打他,就算打他也是为他好。”

这些家长总是打着爱的名义理直气壮伤害他人。

打孩子的理由或许有很多种,但没有一种是合理的。

而孩子从他们身上接收到的,也从来都不是爱,而是阴影和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有人问过一个问题:“那些经历或目睹家暴长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很多心理研究表明,当孩子目睹(或经历)过多暴力事件,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好的后果:

第一种是被吓到,今后变得越来越胆怯,敏感和冷漠。

第二种是模仿,将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从而成为很多人生悲剧的铺垫。

曾经韩国有部电影《道熙呀》,主角就是一个被母亲抛弃,又备受父亲和祖母虐待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的父亲每次喝醉后,就对她拳脚相加,边打边骂她是“死丫头”“该死的人”。

长期虐待下,女孩不仅身体伤痕累累,心灵也逐渐变得异常敏感、偏执甚至扭曲。

即便电影里另一位女主角警官女士一直保护她,她也认为自己做错了就该被打,甚至忍不住自虐,用头撞墙。

影片不长,却真实感受到家庭暴力对孩子身心的残害。

一个人不会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变得暴力,暴力的原因和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离不开关系。

很多父母低估了暴力对孩子的影响,他们认为孩子年纪小,不记事,所以哪怕小时候经历或目睹过暴力发生,也不会记太久。

但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得多也聪明得多。

家庭暴力带来的阴影,不因时间而平复。

看到有个网友说她在父亲的施暴下忍了一年,后来她母亲终于下定决心离婚,她以为终于能逃离魔窟,但是阴影已经造成了。

她说,她曾经痛恨像父亲一样的人,发誓绝对不会成为像她父亲这样的人,没想到最终还是逃不开父亲的阴影。

那只是普通的一天,她母亲把剩菜从冰箱里端出来,她看着菜已经发黄,她表示自己现在能赚不少钱了,为了健康还是少吃剩菜。

但她母亲离婚后有段时间过得比较拮据,对「不浪费粮食」有近乎执拗的坚持。

几次劝告没有被母亲听进去,她直接上手想抢走剩菜倒入垃圾桶,不知道是急了还是慌了,过程中,她用力一把推开母亲。

这个动作把她自己也惊住了。

“感觉自己一瞬间的情绪完全不受控。”

“感觉自己一下子变的非常可怕,我明明只是想她别这么省,但却用了一种伤害她的方法”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另一个网友说她没有变成施暴者,却整个人变得不相信人。

她从小在一个暴力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自她记事起,父亲时常打她。

后来长大后的她对每一个人都十分提防,也很难接触异性。

最终,她在孤独的陪伴下“安全”地走完了这一生。

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结果可想而知。

带着这段挥之不去的阴影,穷极一生去治愈这段可怖的童年。

阿德勒说过: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